1.油价即将迎来新一轮上涨,燃油车是否还有未来?

2.汽车人燃油车“价格战”的动因

3.汽油汽车好还是电动汽车好?

4.停售燃油车临近,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有什么区别?

汽车燃油价格最新消息_汽车燃油价格表

95汽油价格上涨,我认为会刺激我买新能源车。

我国 2020 年正式提出 2030 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的战略目标,2021 年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中均提起要制定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锚定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95汽油价格的上涨是在刺激我们买新能源车。

当然新能源车和燃油车都有其利弊。

新能源车

优势:

从政策上来说,目前我国大力提倡发展新能源,不仅在购车方面有国家和地方双补贴、免缴购置税等利好政策,而且在出行上部分城市也实施了新能源汽车免受限号的政策。可以说买新能源车不仅花钱少,而且出行更舒畅。

从环保方面来说,新能源汽车改变了汽车对于化石燃料的依赖,有机会缓解石油危机,同时也将改变社会的能源结构。也即是,当火电占比减小,风电、水电、核电以及太阳能发电等普及和推广开来后,新能源汽车有机会做到真正环保。

在用车成本方面,新能源以纯电动汽车为例,普通的 40 kWh 电池能够续航 300 公里,以充电桩 2 元/度的计价方式来算,每公里电费不到 3 毛,当然如果选择家用充电或者更便宜的充电桩,这一价格会更少;而传统燃油车方面,以百公里油耗为 7 升计算,每公里油费需要 5 毛左右,这方面新能源汽车更具优势。

从驾驶方面来看,包含纯电动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在动力性能上表现良好,百公里加速普遍优于燃油车,同时用电模式下汽车静谧性、舒适性也更优。

( 摘自:太平洋汽车网 )

弊端:

第一:续航问题,新能源车的续航低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也在意料之中,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新能源汽车续航会越来越低,而这其中一切的问题来源都归结于汽车电池。电池性能受温度影响极大,冬天新能源汽车续航明显降低。目前市场上所有的汽车动力电池,不管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其都是属于锂电池这一大的家族。对于锂电池来说,低温都会影响电池正负极材料的活性、电池的内阻,以及电池的充放电电压。简单来说的话,温度越低,电池容量就越低,汽车续航就越短。

第二:电池更换问题。普通电动自行车更换一次电池要几百块,况且大部分还是铅酸电池;而使用锂离子电池的纯电动汽车,可能更换一次电池则需要几万块。高昂的费用会让我们望而却步。

第三,维修费用极高。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在发生故障之后,维修费用都出奇的高,因为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不一样,涉及到高压电力部分,这无形之中加大了维修难度,很多专业汽修店都不敢直接维修新能源汽车,以免发生意外。如果维修过程中一旦发生短路,出现电池自燃的概率极大。

第四,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问题。新能源汽车的废旧电池处理不好可能会污染土地,水源。

( 摘自:飞车新视界 )

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相比会在用车的费用成本,时间成本上有一些降低。

然而中国虽然还未明确出台《燃油车禁售时间规划表》,但可以确定禁售燃油车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油价即将迎来新一轮上涨,燃油车是否还有未来?

伴随国家发改委正式下调成品油零售价,深圳93号汽油降到了8.1元/升。此举意味着距离上次燃油附加费上涨不足两月,深圳红绿出租车燃油附加费重回下调的联动区间。

发改委油价调价通知甫一发布,立刻引起深圳坊间热议。深圳市发改委和交委是否将顺势迅速下调红绿出租车燃油附加费,成为广大市民的关注焦点。对此,南方日报记者昨日第一时间致函两相关部门,但两部门均明确拒绝了记者的访要求。

3月21日,深圳市发改委、市交委两部门一纸通知,就直接跳过两个月观察期,将深圳红绿出租车燃油附加费调整至高一级别的调价区间,即红色出租车上涨至4元,绿色出租车上涨至3元。

在燃油附加费上涨的当天,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接受南方日报独家访时回应:“今后如果油价下降,本着对乘客和经营者负责的态度,从公平的角度出发,市发改委和市交委将第一时间启动燃油附加费价格下调程序”。

但记者昨日致函市发改委,该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有最新情况,将第一时间通知媒体,但对于记者提出的具体问题,则表示暂无回应。同时,市交委相关人员回应与其一致。

逾九成市民期待附加费下降

昨日至记者截稿时,一项就“深圳市出租车燃油附加费该不该降”发起的网络投票显示, 102名参与投票的市民中,九成以上市民认为燃油附加费应该下调。另外,超过两成市民认为,深圳市发改委、市交委应该为他们的行政错误决定买单。

“每次油价一涨,它就跟着涨,难道油价跌,不应该跟着跌吗?”市民韩先生质疑。市民杨先生则表示,出租车燃油附加费已经降到3元区间,涨的时候那么快,降的时候是否也可以快一些?“不要涨的时候是光速,跌的时候是龟速。”市民黄先生表示。

市民王**则直接在微博中,向市发改委讨要这两个月乘坐出租车时多支付的燃油附加费:“3月份油价上涨时,深圳发改委以闪电速度上调了出租车燃油附加费,直接跳过听证规定的两个月观察期,理由是‘油价不会降’。现在油价降了,预言‘油价不会降’的深圳发改委,因为你的单方面毁约,导致我自3月20日起至今26次打车支付了额外的燃油附加费26元,现要求归还!还钱!”

然而,仍有不少市民对燃油附加费下降缺乏信心,“我敢打赌不会主动下降。”市民刘先生表示。市民舒**也认为,“油价再怎么降,深圳收的4块钱燃油附加费都不会下调!”

4元或3元 “的哥”也犯难

昨日至记者截稿时,深圳“红的”仍在收取4元燃油附加费。记者昨日在深圳街头随机访多家出租公司“的哥”。“的哥”称,早上听收音机已知道油价降价的消息,但仍未收到公司的调低附加费通知,因此今天仍向乘客收取4元附加费。

“今天我载的大部分乘客一上车就问我这个事情,我也不坚持了,他们愿意给多少就给多少。”王师傅说得有些埋怨。记者注意到,部分受访司机跟王师傅持类似观点,特别是附加费增加到4元之后,他们不会过度坚持要向乘客收取足额附加费,导致深圳目前附加费收取数额存在混乱。

据了解,3月底的燃油附加费上调,“的哥”们的收入应该会有适当提高,但在访过程中,记者发现部分司机对燃油附加费的上调并不以为然。原因是附加费增加导致客源减少。“附加费加了1块钱,吓跑了一部分乘客,有些市民出门短途都不愿意打车了,每天收入少了二三十块钱,生意反而更难做。”刘师傅告诉记者。

专家:应该提高决策透明度

“既然此前附加费已经上涨,现在相关部门就应该马上做出反应,出台相关补救措施。”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委委员吴立民对于3月底相关部门的处理方式颇有微词,他表示油价运价联动机制早已设定好,但短短数日,议事规则就被制定机制的主体打破。

吴立民表示,现在老百姓的目光已经聚集在身上,希望看到部门对此事的迅速反应。在事已至此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就要立刻做出调整,“建议马上降价,最基本应该表态,称再次启动联动机制,进入两个月观察期。”

本次油价下调至3元附加费联动区间,可谓相关部门始料未及。吴立民认为,本次起到对部门的一次警醒作用,“执政方应该从中得到启发,日后在决策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程序,认真调研、认真考虑,才能提升形象,还信于民。”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郑方辉对本次的观点与吴立民相似。但郑方辉也从角度对作出解读:“决策,站在代表社会多数群体的角度,许多决策的出台,都有其更深远的考虑。”

郑方辉认为,在全国范围看来,深圳市的开明程度是名列前茅的。他建议,如有条件,希望日后能把决策过程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提高决策透明度,让老百姓对工作心中有数。

链接:

深圳油价运价联动机制

根据原深圳市物价局、市交通局《关于优化我市出租小汽车运价结构和油价运价联动机制的通知》的相关规定,“红黄的”以油价每次变动0.87元/升为一联动区间。当油价进入每升5.65元至6.52元区间时,每车次向乘客加收1元的燃油附加费;当油价进入每升6.53元至7.40元区间时,每车次向乘客加收2元的燃油附加费,当油价进入每升7.41至8.28元时加收3元燃油附加费,8.29至9.16元时加收4元。

汽车人燃油车“价格战”的动因

随着国内的油价一涨再涨,而现在的最新消息国内的油价即将迎来新的一轮涨幅,而汽油价格不断的上涨,燃油车是还有未来的,因为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并不是很先进,而充电时间还达不到消费者的要求;然后就是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数相对较短,如果消费者想进行长途驾驶,那么新能源汽车是不具备这个条件的。

一、燃油车还有未来

虽然现在油价上涨的特别厉害,但是这并不会影响燃油车的未来发展。因为国内的汽车无非就是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这两大类,如果说油价上涨的特别厉害只是增加了车主的用车成本,由于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比较长,这样就大大浪费了车主宝贵的时间,而燃油车加油不过几分钟的事情,这样就大大节约了车主的时间。

二、以新能源汽车目前的制造技术还不能完全碾压燃油车

要知道燃油车已经发展了上很久,所以燃油车的制造技术是非常先进的。而以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来看,还不能完全碾压燃油车,因为新能源汽车的电瓶和电机制造技术并不是很成熟,同时加上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数相对较短,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长途驾驶要求,所以油价的上涨是不会对燃油车未来发展产生影响。

三、总结

总的来说,国内油价的上涨跟国际形势息息相关,油价的上涨就会大大增加了燃油车的用车成本,但是油价的上涨依旧影响不了燃油车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同时也不会影响到燃油车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过随着国内经济不断的发展,每一个人的收入都在有相应的提高,所以油价的上涨并不影响车主的汽车使用成本,平时车主只需要保养好自己的汽车这才是最大的减少支出。?

汽油汽车好还是电动汽车好?

一个省将补贴资金,用在第一支撑产业上,就是用在刀刃上。

文 /《汽车人》孟华

3月初,燃油车上演一波价格战。以3月7日东风雪铁龙全系优惠,部分车型(C6共创版、舒适版)最高优惠9万元的幅度,将这场厮杀推向高峰。

如果从比例上看,东风雪铁龙C3-XR的优惠幅度最大,指导价11.39万元,优惠5.6万元,成交价5.79万元,几乎五折,优惠周期截至3月底。不过,这一价格有“持有期限”和“上湖北牌照”等限制。

尽管如此,C6等车型在3月8日就已断货。4S店业务员接电话只回答三个字“没车了”。他们从来没有这么忙过,因为客户太多、声音太嘈杂,在店里说话都得喊。业务员根本不用介绍产品,店内客户都抢着交钱预定。

这一波降价,其实参与者还挺多的。上汽大众、广汽丰田、长安汽车、华晨宝马等车企,都有让利,但是东风系(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东风风神、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和一汽系(一汽-大众、一汽红旗)唱了主角。

两大集团让利的力度如此之大,是企业让利,再拉着湖北省、长春市一起联动。后两者提供了直接的现金补贴。其余省份尚未以如此之高的力度介入。

降价是标准的清库

有人认为,新能源车的价格战,进一步挤压了燃油车的空间。而这一波燃油车价格战,是受到新能源车胁迫之后的反击。

从销量的消长来看,似乎有点道理。去年新能源车增量接近翻倍,而整体产销增长分别为11.2%和9.5%——新能源车抢的都是燃油车地盘,这一点早就坐实了。

但是,这和价格战的动因,是两码事。

如今,新能源车确实在打大范围的价格战,但是和燃油车没有直接竞争关系。想好了买新能源车的潜客,已经考虑过补能、长途等新能源车短板。这些人一旦想清楚,是不会回头买燃油车的。我们看到,因为新能源产品迭代速度太快,已经产生了持币待购的现象。

同理,燃油车抢不到新能源车客户,因为隔壁也在降价。总体而言,新能源车已经演变成和燃油车有着充分差异化、目标潜客彼此分离的大类市场。

真正的动因没有那么复杂。这场令人疯狂的让利活动,用“价格战”形容,其实不准确。价格大概率是被国六b标准打下来的,目的显然在于清库。

眼下距离7月1日全国实施国六b,还有3个多月。而在此之前,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和广东五省市,跨过国六a,直接实施国六b标准。

国六b相对国五,在一氧化碳、碳氢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的标准上,几乎都降低了一倍,相比国六a也要更严苛。

除了先行的五省市,其余地方实施切换一刀切。形势要求经销商,必须在切换节点到来之前清干净库存。否则就只能先上牌,然后走二手车交易。2021年商用车国五/国六切换,我们看到了类似的操作,业内叫“预挂车”。

乘用车这种操作更不容易,因为客户不买账。2019年国六a落地时,就有大面积降价清库存现象。道理是相通的。

现在的问题是,切换时间点是公开的,相当于交易对手知道交易截止点,因此只能提前邀约。如果接近截止日才开始清库存,可能构成“踩踏”,被市场上此起彼伏的喊价声淹没。

现在看,东风的出牌时机还是恰当的。在对手尚未发力的时候,直接上了最大力度,在舆论上火出圈了,在效果上拉满。清库存的目标达到了,还赚了一把品牌流量。

不能机械地将降价理解为对品牌的伤害。在拿不到市场焦点的情况下出奇招,行为艺术也好,营销手段也罢,品牌存在感刷出火花来,对品牌认知其实是提升了。

燃油车有更多

车企调价其实是很正常的操作。

以前大家说特斯拉频繁调价,把价格玩出花来,是因为它直营。没有经销商库存作为缓冲,主机厂只能自己维系订单池,要把价格手段用得飞起。

而东风这一波操作,证明经销商模式调价,照样可以打出名气,打出市场影响力。

关键不在手段,在于力度,一力降十会。

没有筹码要去积极筹措筹码。现在大家都是上市公司,成本利润都是透明的(只能拿数据的时滞性做文章),车企最大让利空间也是锁死的。

在这里,生产多年的燃油车亏本冲量,和电动车亏本销售不是一回事。

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的新能源产品或孵化的独立品牌,其背后的产线都是这几年新建的,固投摊销压力比较大。如果销量规模累积到一定程度,摊销力度就可以降下来。

特斯拉能主动出击引爆价格战,就是因为其单车利润空间比较大,与其规模快速上量、摊薄成本有关,也与其生产技术有关。

但燃油车的特点是生产多年,积累产量多,固投摊销小。如果价格不变,购成本也不变,其利润空间是逐渐放大的。因此,其拥有更多价格战的。当然这是一种排除其它影响的理想化分析,但历史积累产能对利润而言,属于正向因素,是没有疑问的。

为何参与补贴

湖北省实施了价内补贴,更证明这一波操作不是常态化的,不算标准商业行为。

因为常态的补贴往往鼓励交易额,比如补贴额度和成交价挂钩,但是限制成交价上限(不倾向于补贴高消费能力的人群)。

而清库存显然不是常规操作,往往会给库存高的车以限时的大力度补贴,保证它能清干净。因此,即便是湖北省,即便都是东风系车型,补贴力度也大相径庭。在同一品牌、同一产品、不同配置之间,也有力度差异。

这里面还有些“微操”。比如某些已经生产出来的国六a车型,改成国六b标准代价太高,甚至在技术上很难操作。这种车型一定会大力度清空,防止烂在手里。而另一些车型,如果其它排放污染物都已经符合国六b,只需要加个颗粒捕捉器,就过关了,代价很小,则不急于清库存。

有人说,这种非市场手段不利于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但这也是理想状况。事实上,各地发展阶段、经济景气程度和财政状况不一,消费市场和财税来源自然也不一样。强行要求拉齐,实际是虚化地方的行力。

试图建立纯粹的市场博弈,是不可能的,全球都找不到这样一个地方。妖魔化行政手段,自然也是不可取的。

对于湖北省和吉林省,虽然投了很多新兴产业,但第一利税大户仍是汽车业。它包含整车厂和上游的一大批供应商。这一产业吸收的劳动力、拉动的周边经济,尚未计算在内。然而这些衍生的经济动力,都在的考虑中。

一个省将补贴资金,用在第一支撑产业上,就是用在刀刃上。

去年,湖北新能源产业增长了98%,但汽车销量下降4.8%。这种局面,让省必须向该产业提供扶持政策,甚至亲自下场帮忙——可以理解,也是势在必行。

当然,这种力度的补贴有副作用。它的确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搅乱了市场格局,削弱了领先者优势。而且,相关价格很难回头,也是有历史经验的。

某品牌三缸机车型清库存之后,新一代车型价格也涨不回去了。而对手也有三缸机产品,清库存降价后,就没有前者那么惨。这种情况,与内部操作过急、手法欠缺艺术性有关,更与品牌运营缺乏长远规划有关。

车企利用一个契机给老车型清库存,相当于给自己提供了一个战略缓冲期,资金能快速回笼。虽然只有几个月,也要尽量利用这个机遇,加快产品线转型和重新构建,而不是继续生产竞争力可疑的车型。

这种机会是一过性的,不能期待再次上演,最终还是要回到产品本身的市场竞争力上来。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人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停售燃油车临近,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有什么区别?

汽油汽车。

汽车最大的用途还是用来行驶了,但在行驶公里上两者差距还是很大的,电动车现在最大的限制就是其电池续航能力了,目前来说长途电动车是非常不适合的,大家如果只跑短途的话还可以。

电力驱动时,电动汽车大约是0.1-0.2元/公里,而燃油车要0.4-1元/公里,况且电动汽车的技术相对简单成熟,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都能够充电,更利于节约成本。那么从长远的目光来看,电动汽车实际上更经济合算。

汽车驾驶注意事项

在左拐弯的时候,左窄右宽预留方法(左边车身与右前车头)观察左后视镜,车身与障碍物的距离,同时注意右前车头与障碍物的距离。

在右拐弯时要观察右车身的中后段(B柱)与障碍物的距离,能过汽车B柱至后轮中轴线,才能安全通过,同时还要注意左前车头与障碍物的距离,如果无法判断位置距离,多挪一两次车或下车观测一下。

第一,燃油车的售价更低但后续用车成本高。就目前的情况看,同级别的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在价格上燃油车占据优势,其价格比新能源汽车便宜不少。当然,新能源汽车靠电驱动,燃油车靠汽油驱动,相比之下用电更省钱,因此后续用车时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更低。

第二,燃油车的续航里程稳定且比新能源汽车长。一般的燃油车续航里程大概在500公里以上,有的甚至在700公里左右。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就要逊色一些,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在300、400公里。

不仅如此,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用久了后储电能力会变差,就像手机电池越久越不耐用一样,到后期自己更换电池是必然的。新能源汽车全身上下最贵的,大概就是这块电池,如果要换无疑是大出血。还有续航问题,燃油车找个加油站很方便,可新能源汽车找个充电桩可不简单,经常是看到地图上有充电桩却?白跑一趟?。

第三,燃油车的驾驶体验逊色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靠电驱动,行驶时噪音小、非常安静,燃油车靠汽油驱动,行驶时胎噪、环境噪音等都是问题,这就是驾驶体验。在驾驶体验和细节处理上,希望国产新能源汽车能更上一层楼。

第四,燃油车会污染环境,消耗不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绿色、清洁,且电力属于可再生。煤炭、汽油等是动植物在自然环境中长期演变的结果,越用越少是肯定的,能少用就少用是目前国际社会提倡的。现在新能源汽车的畅销势必会减少汽油的消耗,这对环境保护非常有利。

综上所述,燃油车对环境危害大、售价低、用车成本高、续航里程较高,且驾驶体验不如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