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原油最高价_08年世界原油价格
1.为什么08年美国经济出现萎缩?
2.关于经济的时政 08年的 最近的
3.油价上涨对股市的影响是什么
4.2008金融危机的评析
5.从06年到08石油价格?
6.一文读懂三大油脂的前世今生
该公式是根据2003—2008年石油信息解具有变量的公式的关键公式。
考虑到石油公司所获得的巨大利润以及由石油公司生产国获得的意外之财,油矿开权以及世界最具活力的组织所获得的基金对于反映MEGA利润理论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欧佩克指出,世界石油生产国在2003年至2008年间生产的石油已经获得了1.9万亿美元的利润,这是根据布伦特原油价格估算出来的,那里的原油价格从2003年的29美元/桶涨到了2008年的145美元/桶。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观念,下面的MEGA利润公式就可以反映各个变量的意义:
(P08-P03) Q08=M08
式中,P08为2008年的原油平均价格;P03为2003年的原油平均价格;Q08为2008年生产的石油总产量(开到地面的石油桶数);M08为从2008年生产的石油所获得的巨大利润,代表着在2008年的每桶石油中获得的超级利润(或者是矿藏开权,或是庞大的资金)。
MEGA公式中的变量一个变量通常由一个或多个词或符号来表示,如“时间”或“>X>”。在巨额利润公式中,变量为:2003—2008年间的平均石油产量(以桶计)以及2008年7月的石油价格(以美元计)。:2008年以美元表示的每桶石油价格(平均值)称之为t08。虽然在英国伦敦的股票市场上标出了重要的原油价格,但我们还是选择布伦特原油价格作为参照物,因为布伦特原油价格是全球皆知的原油价格的表征。在选择这种原油价格来确定石油公司所获利润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鉴于不同国家的勘探开发作业的成本会导致每桶原油的价格出现4~6美元的偏差,以1998年的情况为例,当年的平均原油价格为10美元/桶。若用2003年的每桶原油价格,则为每桶29美元,这样就可使我们得出一个清晰而稳当的设。利用该公式的计算对于石油公司与作业者来说,二者的结果将是公平对等的。选择29美元/桶的油价进行计算的第二个正当理由是在该年之后,原油价格开始上涨。在2003年6月到2006年7月间,每桶原油的价格上涨了一倍有余,见下表。
这种油价大幅度上涨是难以用全球经济增长的原理来解释的。我们有理由认为,这种油价飙升的主要原因是欧佩克热切地希望一手遮天地垄断全球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而石油市场上又充斥着投机倒把行为所造成的。
因此,这一公式依然以29美元作为原油价格,并没有产生MEGA利润,但也并不意味着没有获利,用此价格公式来计算利息、开支、风险以及石油工业的作业情况等。因此,MEGA利润公式表明了三个重要因素利润、矿藏开权、资金。。
MEGA公司表征着石油公司的利润与开权或酬金之间的区别。石油公司的“超级利润”是由石油公司与石油生产国欧佩克成员之间分享的。顺理成章地,欧佩克成员就拥有了产量(QOPEC)份额以及常常相当于石油公司的 MEGA利润的开权。石油公司拥有一定数量的QOC,这可以使其不必在研发方面过多地投入资金并可弥补生产的费用。因此:
QOPEC+ QOC=Q
该公式可用于三个主要的石油作业公司。
(1)用于石油公司的Theo利润公式
该公式可用于那些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获得MEGA利润的石油公司,而这些石油公司又会将自己的所获利润与负担社会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而这也是社期望的。
因此,Mt代表着MEGA利润(MPt):
(P08-29)×QOC,r= MPt(2)
(2)用于石油生产国/或州的MEGA利润公式
该公式也可用于欧佩克的石油生产国。但是与石油公司为非石油生产国(NOPEC)所获得的开权不同,后者要进行投资而且会根据自由市场的规则去获得利润。欧佩克不进行投资,它们仅仅以被称为环境酬金或开权作为自己的收入来源,道理很简单——它们拥有可供油气勘探的土地。在一个平均分配情况中的MEGA利润公式系数为:
(P08-29)×QOPEC,t= SRt (3)
SRt代表着酬金或开权。
(3)用于非石油生产国石油进口国。的MEGA利润公式
石油价格的波动上涨使那些依靠进口石油的非石油生产国不得不依法支付高额费用。这些款额已经使的效益大大缩水并使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动力大打折扣。该公式有助于确定非石油生产国最终必须为高涨的油价所支付的高额能源账单。Qt应该被超过正常支付水平的MCt取代:
(PC-29)×QM,t= MCt (4)
MEGA利润公式应用实例:
根据MEGA公式,欧佩克成员国从2003年29美元/桶到2007年的145美元/桶的油价获得巨大的利润,其中MEGA利润可达1.9万亿~2.1万亿美元以上2008年,欧佩克从石油大约获利1.5万亿美元。根据美国的顶级能源预测机构的预计,由于破纪录的高油价,欧佩克成员有望在2008年获利1万亿美元。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纯石油出口收入预计在2007年会飞涨45%,达到6760亿美元;到2008年将会达到9800亿美元;到2009年将会回落到8800亿美元,因为2009年的油价可能会有所下降。在人均计算的基础上,欧佩克的石油出口利润将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长43%,达到人均获利1636美元。欧佩克的成员们正在因全球强有力的石油需求和一路飙升的油价(达到创纪录的145美元/桶)而赚得盆满钵满。2008年,有些欧佩克成员(指6个最大的欧佩克成员)因石油出口的获利预计为:沙特阿拉伯—2550亿美元,阿拉伯联合酋长国—740亿美元,伊朗—650亿美元,尼日利亚—650亿美元,科威特—670亿美元,阿尔及利亚—600亿美元。。
据研究,我们发现了主要的石油生产者们的收支平衡的价格,它能够抵消所有花费在石油与天然气方面的投资。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它需要将原油价格稳定在47美元/桶的水准,以避免国家收入的亏损。沙特阿拉伯是中东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它的出口收入中90%来自石油与天然气销售。沙特阿拉伯的收支平衡价格是海湾合作委员会之间最高的,因为它们在油气勘探开发项目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资,石油资金被大量用于这些项目。在油价进一步下跌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对基本建设项目大力投资的话,就可能将当地的经济引导到危险的边缘。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能够在油价涨到24美元/桶时就使自己的国家财政盈利。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将在油价达到24美元/桶时获得国家收入的平衡,但若跌破这一水准,它们就会亏损。卡塔尔的收支平衡价格为32美元/桶。伊拉克拥有本地区最高的收支平衡价格。这个饱受战火之痛的国家所产的石油应达109美元/桶以上,方可使它的收支达到平衡。当收支平衡价达到57美元/桶以上时,阿尔及利亚就将实现财政的收支平衡。
由Theodore博士研发的MEGA公式颇具优势,而且可用于对石油生产者和油气作业者进行更多的产量分析与研究。
为什么08年美国经济出现萎缩?
导致物价上涨的因素,有国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也有国内经济运行过热的原因。
一、国际原因。
1、国际油价一直处于高位,近来更是突破了每桶100美元大关。原油是一种重要生产和生活原料,它的上涨,无疑为中国物价上涨提供了一个潜在推动力。
2、也就是因为油价上涨,用生物原料(如玉米、大豆等)生产生物柴油等生物燃料油盛行。西方国家减少玉米、大豆等粮食原料的出口,使玉米、大豆等原料价格普遍上涨,直接推动了由大豆生产的食用油的价格普遍上涨。由于玉米、大豆等饲料或饲料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推动猪肉、食用油等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
3、由于对人民币增值的预期,及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预期,大量热钱流入中国,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大大增加。
二、国内原因。
物价的上涨,最终是物质的增加赶不上货币发行量的增加而造成的。而权威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中国的食品及绝大多数上涨物品的生产量,并不比往年减少,而在逐年增产,也就是物质的绝对量仍在增加。但食品等生活必须品价格仍在不断上涨,那就是说,2007年的物价上涨,主要是因为货币发行量远超过物质生产量造成的。那么,造成2007年货币供应增加的原因,就应是造成2007年生活必须品普涨的主要原因。造成2007年货币供应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1、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需要大量的奥运设施建设,虽然大量的奥运设施已在几年前就开始建设,但2007-2008年,是奥运设施建设的攻坚阶段,成千亿至万亿元的资金投入,增大了中国市场的货币供应量。所以,短时间内的奥运设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大量资金投入,增加了中国市场货币供应量。
2、2007年,仅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国股市指数,差不多翻了一番(如上海的股票指数,从年初的2000多点,至最高点的近6000点)。其它国家的股票升值不大,但中国的股票在2007年升值如此迅猛,这可是成万亿元以上的总值增加。而在上海和深圳上市的公司,大多为中国公司。这就是说,在2007年,通过股票的升值,在上海和深圳上市的中国公司,直接获得了如此大的资金投入。而这部分资金,又通过扩大再生产的形式,重新进入中国市场。这也大大增加了中国市场的货币供应量。
3、因中国房地产的升值预期,这几年中国房地产迅速升值,国内或国外的资金大量流向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这些资金,最终又不断地被房地产公司进行再投资(可能是房地产,也可能是其它产业),也直接进入了中国市场,增加了货币投入。这可也是以万亿为单位的资金投入。
4、前几年中国为促进投资,发展经济而设立的银行存款利息税,虽然现在已极不合适,但取消利息税,伤害到相关部门的利益,受到相关部门的抵制,仍一直沿用至今。本来2007年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再加上利息税,虽然国家几次上调了利率,但将钱存到银行仍不仅不能赚钱,反倒要赔本。这就逼着将钱存在银行的人们,急着将这部分资金从银行拿出,投向市场,以增加市场的货币供应量。
5、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货币兑换率的差异,使中国货币的实际价值高于现行兑换率。例如,虽然1澳大利亚元能兑换6.5元左右的人民币,但1澳大利亚元在其国内的购买力,也就差不多1人民币在中国的购买力。即如1元人民币在中国能买1市斤西红柿的话,1澳大利亚元,在澳大利亚也只能买1市斤西红柿而已。前几年,由于中国的食品的质量不太高,的确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小问题,再加上西方国家所建立的种种经济壁垒,中国的食品很难打入西方国家市场。随着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及中国食品生产的标准规范、质量提高,中国的食品出口量大大增加。中国食品具有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再加上货币利率的差距,出口中国食品大大有利可图。大量大米、玉米、小麦、猪肉等中国日常必须生活品的大量出口,虽然国内的物质生产绝对量还是上升了,但留在国内的物质总量却减少了。这使货币与物质的矛盾更加尖锐。
6、中国自己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也在大量拿玉米等粮食生产生物柴油。仅2006年和2007年,中国就投巨资建立多个生产生物柴油的项目。有的单位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利用自己的特权,甚至用食用油(说成是废食用油脂)生产生物柴油。这一者推涨了生猪生产饲料(如玉米及以玉米为原料的饲料)的价格,更是直接推高了食用油的价格。(其实,猪肉生产,也能生产食用油(猪油和肥肉),而植物食用油价格的涨价,也就推高了猪油(或肥肉)等相关物质的消耗,最终使生猪的价格更高)
7、中国时下流行的政绩工程,导致很多省、市级等地方,行政不能和中央步调完全一致:中央要通过宏观调控,紧缩银根,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但地方为了政绩,相互间攀比,一个城市连续30%左右的经济增长率都认为不高。若可能,你让他管的这个地区,经济增长能达50%以上,他都不嫌过。这就造成中央千方百计宏观控制经济增长,以防经济过热,而地方千方百计吸引资金,以增加资金投入,以防经济不热。从而使中央的宏观调控无法落到实处,或者调控效果大打折扣。
8、2007年公务员工资调整(涨工资),既增加了购买力,也增加了货币发行量,更是增加了买、卖双方的涨价预期,降低了涨价的阻力和成本。
9、由于中国经济的增加,人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生活必须品的购买力。生活必须品的总消耗量增加。若这个总消耗量的增加超过生活必须品生产的增加量的话,那生活必须品生产量的增加就有可能成为负增长。
10、中国生猪生产中的黑耳病的暴发,更增加了肉(包括猪油)市场的供求平衡,使当时早已开始的食用油涨价火上浇油,作为导火索,最终点燃了以食用油和猪肉涨价为首的生活必须品价格的全面上涨。
11、由于生活必须品价格的全面上涨,增加了人们对物价上涨的预期,降低了涨价的成本和阻力,使涨价向全方位漫延。从而造成了2007年物价的全面上涨.
关于经济的时政 08年的 最近的
看看这个你就会明白了。
2008年人们开始上班的第一天,全美地产商协会关于旧房销售利好的话音还没落地,纽约商品就传来令人担忧的消息: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美东时间2日中午刷新记录,首次达到每桶100美元。实际上,经济层面好坏消息交替出现,尤其是坏消息不时让人瞠目结舌,将是美国2008年经济形势发展的特征。不可否认,美国经济中的利好因素仍在继续走强,但次贷困境、房地产市场进一步疲软、石油价格大幅波动,以及美元疲软四大因素,将使未来12个月的美国经济面临轮番考验。
从相关方面的发展趋势来看,次贷危机不但难以很快消失,且有可能在未来半年乃至更长的时期内进一步加重。被普遍接受的分析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的次贷坏账,主要发生在那些房价高涨中投机和已经破产了的购屋者身上,而问题更为严重的则可能发生在2008年。原因一是在次贷中有种被称为“2-28”,即30年前两年的还款利率被固定在极低的水平上,之后则大幅上升并随着利率波动而变化。次贷中的这种浮动利率总额在3620亿美元上下,其中大多数从2008年始利率将从前两年的6%上下,大幅度升高到9.5%乃至更高。另外,还有1520亿美元的非 “2-28”类浮动利率,2008年内也将提升还贷利率。这对购屋者来说普遍是新的还贷压力,而对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则可能意味着破产。不可否认,美国已推出切实措施缓解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如要求银行冻结从2008年1月1日到2010年7月31日间利率将大幅提高的浮动利率。但这些措施只包括那些自住户和仍按期还贷的房主,不包括投资性购房和已经面临困难的住户。为此,次贷危机未来半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不但难以烟消云散,且会雪上加霜,面临新的5140亿美元高危还贷破产风险。
美国房地产市场未来半年乃至更长时期内将继续疲软已成为经济学界的共识。全美地产商协会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旧屋销售尽管价格仍在下降,但销售量终于在连续8个月的下滑后止跌回升, 2007年11月出现0.4%的升幅。然而,大多数专家认为,美国的房地产市场远未接近低谷,2008年年底才可能看到整体房地产市场的回暖。的确,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对美国整体经济最大的直接冲击,是打压美国的房地产业。次贷危机中破产的购屋者多了,银行手上拍卖的房子就多。银行拍卖最关心的是收回自己的,而非真实的房价,这就势必导致房价的进一步下跌,使房地产市场形成向下的恶性循环。据美联储估算,美国住宅总价值目前在21万亿美元上下。如果住宅价格像人们预料的进一步下降10%,其产生的连带效应将使未来一两年内的消费下挫2000亿美元,等于美国消费者的收入实际下降了2%。美国经济的第一大支柱是消费,房地产市场下滑对消费增长可能形成的打击,才是美国内外相关各界最为担心的问题。
石油是美国经济的血液,对此人们在2008年内将有更深刻的体会。 2008年纽约商品交易市场开市的第一天,国际期货油价就在首次触摸每桶100美元大关后以欢迎浏览ddhw.cn99.62美元收市。鉴于伊朗、委内瑞拉等产油大国将继续敌视美国,石油输出国组织对增产压价的消极态度,以及新兴经济大国对原油需求的持续上升,2008年国际能源价格在每桶100美元大关以上徘徊乃至进一步攀升的可能将日益增高。美国消费者就此一项就需多付出上千亿美元的代价,而由此诱发的消费者心理恐慌和消极倾向,势必进一步打压消费增长。
2008 年内美元疲软趋势的潜在威胁不可低估。连年的外贸巨额赤字及不断上升的内外债务,已经使美元对欧元等西方货币形成大幅贬值。2008年石油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及美国为应对次贷危机取的降息等货币宽松政策,还将对美元形成进一步的向下压力,2007年内,美国的通胀率在2.5%上下徘徊。但经济学界越来越多的专家预计,2008年的通胀率将可能上升到4.5%左右。美元进一步疲软不但不利于美国有效控制通胀,且可能对美元的国际地位形成格局性的深刻影响。这种种趋势对美国乃至世界资本市场带来的种种新挑战,也是人们未来不可掉以轻心的大问题。
面对多重经济困境,美联储等决策部门将在取银根放松政策为主导的前提下,同时警惕通货膨胀的发生。美联储2008年将继续小幅降低利率,控制现有欢迎浏览ddhw.cn住房利率进一步攀升对房地产业的打击,以期在2008年中,使房地产业摸底回升。与此同时,美联储还将根据股市走势等方面的波动,适时向美资本市场注资,以稳定股市,帮助美国金融业应对次贷危机带来的震荡。为刺激消费,美财政和国会等部门,也将寻求新的减税方案。
纵观2008年美国经济的发展方向,虽不可排除美国经济面临低度“滞胀”威胁乃至跌入衰退的可能,但鉴于美国就业率仍比较高,外贸形势有明显改善,商业投资继续旺盛,以及仍有多种应对危机的得力政策杠杆等,房地产业到2008年第三季度前后可望摸底回升,次贷危机中的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的可能性更大。目前占主流的看法是,在美国多种措施的大力刺激下,最根本的经济因素——消费将持续低速增长,从而推动2008年的美国GDP增速达到1.5%上下。
油价上涨对股市的影响是什么
2008 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世界经济发展极其重要的一年。2008年年初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不断扩大,全球股市深度回调,大宗商品价格继续高位运行,发达经济体濒临滞胀边缘,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已成定局。
1. 世界经济增速下滑
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开始全面显现,已经从金融领域扩展到其他经济部门,从美国蔓延到欧洲、日本,并波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全球股市出现“牛”“熊”转换,新年的前3周累计缩水约5万亿美元,是亚洲金融危机股灾损失的3倍。美国房市更加低迷,全美平均房价比高峰时下跌近10%;欧洲一些国家的房市也出现衰退迹象。受财富效应影响,美欧等经济体个人消费呈现萎缩趋势,2007年12月美国消费支出环比下降0.4%,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16年来的最低点。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速明显放缓,2007年第四季度美、德、法、英、日的经济增长分别只有1.1%、0.25%、0.4%、0.6% 和0.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8%,低于去年的5%。其中,美国从2.8% 下调至1.9%,欧元区从2.5%下调至2.1%,日本从2.0%下调至1.7%。世界银行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6%,也明显低于2007年的5.2%。世界经济的走势不容乐观,增加了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稳定和扩大出口的难度。
2. 全球通胀风险加大
受供求矛盾、美元贬值、恶劣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食品价格正向30年来最高涨幅逼近。截至2007年10月,世界初级产品价格同比上涨29.4%。其中,粮价上涨22.7%,能源上涨39.3%,钢材、铜等金属价格均创历史最高点。全球通胀压力骤然加大,主要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出现不同程度通胀。美国2007年11月消费价格指数达4.3%,为过去24年的最高点;欧元区11月通胀率高达3%,为2002年欧元流通以来最高纪录;日本10月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出现2006年12月后的首次上扬。目前,导致物价高企的因素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世界粮食供应处于30年来最低水平,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还将继续走低,国际原油价格一度突破每桶100 美元大关,全球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如果通胀和经济下行重合,将面临棘手的“滞胀”问题。中国石油、铁矿石、大豆等产品对外依存度大,进口价格不断上涨,加剧了中国国内通胀压力。与此同时,中国国内部分重要消费品供应偏紧,推动价格继续上扬。600种主要消费品供求调查显示,猪肉、猪排骨、花生油、豆油和菜籽油等供应偏紧,这是10年来首次出现的现象。
3. 国际贸易环境恶化
随着主要经济体增速下滑,需求下降,国际贸易增长将进一步放缓,国际竞争更加激烈。IMF预计,2008年世界贸易增速将由2007年的7.4%降至6.7%。许多国家贸易保护主义花样不断翻新,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增多,并正从微观化、企业化向宏观化、制度化发展,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美国已对中国发起8起“两反”(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其国会议员也抛出了50多项涉华经贸议案,在知识产权、汇率政策等问题上频频向中国施压。由于中欧顺差逐年扩大,欧盟对华贸易政策也日趋强硬,除继续对中国发起更多反倾销调查外,还可能效仿美国对中国发起反补贴调查。许多国家在继续实施各种传统贸易救济措施的同时,不断抬高技术、卫生、环境等各种贸易壁垒,以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为借口,企图妖魔化“中国制造”。美欧等发达国家将气候变化作为获取竞争新优势的手段,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过高的减排责任,中国作为排放大国,面临着更大的国际压力。
4. 跨国投资依旧活跃
2003年以来,国际直接投资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2006年达到1.2 万亿美元。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调查显示,今后一段时期跨国投资前景仍然看好。跨国并购规模不断扩大,并购领域不断延伸,高端制造、金融、电信、能源等战略性产业成为并购重点。服务外包蓬勃发展,跨国公司生产、服务、业务流程外包进程加快。有关机构预测,2008 年全球服务外包将突破1万亿美元。高端产业加快转移,以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为主要特点的现代产业,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重点。中国吸收外资连续15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与中国产业升级方向基本一致,有利于中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国际分工地位。
5. 全球经济失衡严重
世界经济失衡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近年来不仅没有缓解,相反还不断加剧。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速、外汇储备规模等差距继续扩大,特别是“金砖四国”增长强劲、“展望五国”奋起直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大。二是国际金融市场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实体经济,流动性严重过剩,造成世界股市、房市泡沫化。三是商品和的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的贸易、资金流动更不平衡。如美国贸易赤字居高不下,储蓄严重不足,而沙特、俄罗斯、韩国等石油输出国和东亚国家则存在大量贸易盈余和储蓄过剩。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估计,2007年欧佩克成员国石油贸易盈余达6580亿美元。生产与消费失衡,强化了其他国家向美国出口产品,取得贸易盈余,并将贸易盈余作为资本输入到美国资本市场的分工链条。一旦链条某个环节中断,世界经济增长将遭受重击。
6. 政治经济相互交织
2008年是美国、俄罗斯等重要国家的大选年,经济贸易政策是否变化以及可能如何变化,很不明朗,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待观察。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趋势的推动下,各国利益出现新变化,实力出现新消长,政策出现新变动,将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新变数。同时,世界还不太平,恐怖主义、宗教矛盾和地区冲突等问题仍然存在,也增加了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同时,也要看到,尽管世界经济放缓的可能性在上升,但维持较快增长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虽然世界经济的多元化有所增强,但还远未与美国经济“脱钩”,当前,美国经济的基础面仍比较稳固,布什已出台暂停上调部分购房者浮动利率以及减税1450亿美元等一揽子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如果相关措施收到预期效果,美国经济就有可能避免衰退,世界经济也能保持较高的增速。
目前,中国经济总体向好,机遇大于挑战。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世界目光汇聚中国。为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国家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可以预见,2008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应当注意的是,政策集中调整短期内将给企业带来新的压力,面对世界经济的深刻结构性调整和增长的不确定性,需要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及时修正,并适时出台新的支持政策。同时,企业也要挖掘潜力,尽快适应政策调整,抓住并用好世界经济变局中的机遇,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
2008金融危机的评析
一般来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是由于原油开能力逐渐阶级顶峰,而需求不断增长所致。而且当前没有很理想的替代能源。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一般来说会抑制经济发展速度,因此对于国际股市和中国股市属于利空。但是考虑到国际原油价格也会被金融资本操纵,比如08年在次贷危机爆发前,原油价格竟然炒高到147美元每桶,显然是极度脱离基本面支撑的炒作。
但是若国际原油价格上涨,而且国内上调了成品油价格,对于中国石油是利好消息,因为中国石油拥有的是油田资产,因此利润额会增加。而对于中国石化来说,难以判明是利好还是利空。因为中国石化油田资产少,主要业务是原油加工。但是高油价毕竟会严重抑制经济发展,因此对于世界资本市场都属于利空。
油价上涨对股市最显而易见的影响,当然仍然是航空、交通运输和物流等板块,油价的上涨将对这类企业带来更大的成本压力,从而影响其利润率,形成实质性利空。当然,对投资者来说,利空影响我们不具备可操作性。
从06年到08石油价格?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形势简析
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由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造成的,其原因如下:
1、 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泡沫及经济的虚繁荣;
2、 美国衍生工具和信用评级的金融监管不力,致使类似网络泡沫的经济重现,使世界各国深受其累;
3、 美国对次贷危机的危害性估计不足,没能在早期及时纠正和提供必要的***支持,造成现在难以收拾的局面;
⑵美国金融危机的后果:
1、 造成美国及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很多貌似强大的国家一夜之间就达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
2、 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较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要大,因为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放大了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⑶美国及全球经济趋势预测:
1、 虽然全球各国都已经信誓旦旦的联合起来救市,为此出台了天文数字的救市方案,但是否有效有待今后几个月的观察。而且救市产生的金融国有化问题、救市所需资金的来源问题及其后续影响、救市单单只针对金融的流动性手段是否合适问题、今后实体经济也面临“救市”问题(如汽车行业)等等,一切都是都是未知的。
2、 即使此次全球联合救市取得了成功,但需要的时间也很漫长,经济的中长期衰退已经不可避免。
二、2008年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分析
1、 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2、 但是,中国金融资产在美国的实际损失预计也是巨大的,具体数字有待今后的时间来检验和消化;(如中投对大摩、黑石、货币基金的投资损失惨重,各大银行持有的次贷及雷曼债券损失也将是巨大的,这从平安90%的巨大投资损失可以看到)
3、 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 世界巨头的危机靠他们自己是无法消化的,例如美国7000亿美金的救市资金肯定不会自己全部买单,中国势必会成为最终的买单一族,只是买单多少的问题而已;
5、 中国虽然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用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岂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而且中国面临着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势必使中国的政策制定较为艰难,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但是,现在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已经改变,即使连续降息也难以在短期拉动内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三、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1、 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针对严重依赖出口的实体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资的金融机构。这部分损失目前还无法完全预计,最终的损失数字也将是个天文数字。并且,出口型企业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将在此次合骏集团的倒下后展开,更多的外向型企业死掉将是必然的;
2、 银行业虽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由于我国金融管制较严,致使损失相对较小,涉水不深。中长期看中国有持续降息的预期,但是由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变更,将在短期内有更多的资金暂时回流到银行,后续就看各家银行如何应对了。
3、 房地产业的冬天现在还是刚刚开始,房地产业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待泡沫破灭后,一些不利因素纷纷显现,比如体制上的土地分配制度不公(高峰期大量的地王纷纷出现,地面价值迅猛拉高)、房价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消费者工资的上涨速度、股市的持续下跌使大量资金套牢(消费者财产性收入严重缩水)等。但可喜的是房地产业的资产证券化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由此避免了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
4、 钢铁行业受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表现在钢铁价格持续下跌,产能缩减。但是,就中国钢铁业来说,由于中国拉动内需的预期,势必将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时冒着再次陷入通胀的危险,***也将放松固定资产投资。对于钢铁及机械制造业来说中期看好,至少不会严重下跌;
5、 石油、煤炭等能源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表现在能源价格将持续走低(由于需求降低),未来风险处于中等水平。也可能由于中国内需的快速启动致使能源价格不致下降过快,而且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冬季取暖期,对能源的需求将在未来半年内是稳定和持续的。
6、 黄金等贵金属、奢侈品行业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黄金价格已经在过去持续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对于黄金及其奢侈品行业来说冬天即将到来。更多的资金将撤出这个市场,消费者对实物的购买也将直线下降;
四、关于救市
1、 房地产业:现在针对房地产业的救市论甚嚣尘下,本人认为此时救市是可笑的、是浪费纳税人钱的变相利益输送。
⑴ 从此次房地产冬天的形成因素来看,是上文提到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在此次泡沫形成过程中房地产业的暴利是众所周知的,这部分利润必须在市场的调节下回吐;
⑵ 现在房价相对消费者的工资来说还是太高,特别是中小城市后期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未明显下降,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房地产业的未来;
⑶ 房地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需求的不足,但这正是房价过高造成的。中国百姓有严重的“买房情节”,潜在购买力是巨大的,只是因为房价过高,一旦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大量的购买力将使房地产业自然复苏,所以无需救市。
一文读懂三大油脂的前世今生
石油属不可替代的战略物资,一直为强权势力所觊觎,从发展上来看,只会越用越少.价格也会越来越高.从政治布局上看有美伊争端 。 石油价格上涨的原因很复杂,有供需之间的矛盾,有国际政治的因素,有产油国内的问题,总之,是综合作用的结果。牵动世界“神经”的美伊危机,由于伊拉克议会“建议拒绝接受”联合国决议,从昨天起再度急剧升级。同时布什表示,美国将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受此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再次出现上涨,引起全球投资者的极大关注。 伊拉克国民议会建议拒绝接受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关于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的第1441号决议, 布什在白宫表示,一旦联合国对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查失败,美国就将对伊拉克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美国主要报纸最近引用官员的话说,国防部已动用多达25万人的军队,对伊拉克发起军事打击。在伊拉克面临美国军事打击的形势下,伦敦市场布伦特原油期货价上涨72美分,达到每桶24.30美元。纽约交易市场美国轻质原油期货价上涨47美分,达到每桶26.25美元。相关国际股市下挫,美国道指收于8358点,下跌178点,纳指收于1319点,下跌40点。 对于国际油价的前景,目前众说纷纭,差距极大。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分析师预测,尽管美国在伊拉克的战争不会波及到中东其他地区,但是战争爆发后可能有“两周”油价会上涨。更令人不安的是,针对沙特阿拉伯石油基地的恐怖袭击将导致油价大涨,短期内甚至有可能达到每桶“100美元”。而沙特阿拉伯经济大臣表示,战争一旦打响,油价实际并不一定上涨,下跌同样“也有可能”。 目前的焦点似乎更集中于库存量方面。美国原油库存量增加110万桶,馏分油库存量包括取暖油在内减少60万桶,炼油厂开工率增加了0.5%。对于原油市场价格有一定的平抑作用。此前的美国原油库存量增加到190万桶时,原油价格仅仅下跌了81美分。当时,影响市场下跌的因素还有欧佩克超额生产及伊拉克石油出口量大增等。最近美国原油库存量只增加了110万桶,所以对市场的打压力量要相对弱一点,油价还有相当的上涨空间。 这些仅供你参考,属个人小分析。
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油脂三主力,豆棕菜也一样,十年中,分分合合,涨涨落落,它们的价差因时而变,适时而动,演绎着一曲曲贴水与升水,疯狂与平淡的抑扬顿挫乐章。
故事的开始日是2006年1月9日,千呼万唤中豆油挂牌上市。随后,棕油,菜油相继登台,油脂三大主力由此展开了旷日持久达十年的爱恨情仇。
附图1:豆棕菜三大油脂价格走势图
一、商品期货纳新军,豆油领军先登场
2006年1月9日,大连盘增添新成员,连盘豆油5月合约以开盘5300元/吨的价格正式出道。从1月至3月这段时间里,连豆油以”W“型的震荡走势展开,五月合约曾在四月创造4642低位,这个点位也豆油十年来的最低点。
中国的菜籽产区地源辽阔,北到内蒙古自治区,南到云南,东到长江下游,西到青海省。而产量最大的是湖北省,有这么一说,“中国的菜籽看湖北,湖北的菜籽看荆州。”长江流域中上游一带老百姓习惯食用菜油,六月是这一带菜籽上市的季节,因此,新菜油大量上市给豆油市场带来一些冲击。
经济年代,油脂是凭证供应的,菜油是0.66元一斤,豆油是0.61元一斤。也就是说,当时的菜油比豆油多100元/吨。到了市场经济时代,粮油价格放开后,进口豆油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且大豆进口也较多,另外,院发出通知,要求保证粮油供应,合理增加粮食品种和成品粮的储备,保证随时能投放市场,要求组织好粮食调运,铁路、交通部门要加强调度,优先保证粮油运输。
中储粮等单位先后6次竞卖国储粮油平抑物价,大量国储毛豆油流入市场,由于豆油价格高企,大豆压榨利润丰厚,开机率也较高,国内豆油供应量进一步增长。豆油利空形成,使得连豆油在上市之后展开了长达6个多月的低位调整,2006年下半年,豆油现货,期货开始走强,特别是9到12月,月线连续收阳,主力合约0605终以6812高位收盘,这一年,豆油可谓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而那时菜油还没有进口,国内货源稀少,价格较高,菜油比豆油高300-600元/吨。
二、生物柴油说故事,豆油狂奔一万五
油脂十年期市,这个阶段可圈可点,回味无穷,具有教课书的意义。2007年国内豆油市场演绎了前所未有的“大牛市”行情!自4月份起,豆油就拉起升势,价格上涨稳健,呈阶梯型攀升,持续时间之长实属罕见。每一次行情的调整都在为下一波上涨积聚能量,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冲破2004年历史高位,并且以此为支撑,继续飞跃。到年末国内一级豆油现货价格已经达到12000元/吨以上,跨越幅度达到5300元/吨,比历史次高位差价拉大到4100元/吨左右。
尽管国家数度调控,豆油与棕榈油、棉油等其它食用油已经高出1000元/吨以上。但是,豆油价格上涨仍势不可挡,临近年末,豆油价格仍保持继续创新高的态势。可见,2007年豆油“牛市”的形成非一日之寒,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作为相关联的品种,菜油也随之水涨船高,豆菜价差进一步拉大。
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一波大牛市行情呢?故事的由来,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2006年,国际局势动荡,人们能源危机意识加剧,引发生物燃油最大规模的炒作。中东地区爆发英国士兵,美伊、英伊再次剑拔弩张,威胁到国际石油供应和生产秩序,将国际原油价格推上新高,国际生物燃油炒作骤起,之后,国际数家机构又将能源供不足需分析上升到新的层面。
10月间,土伊冲突也一触即发,引起市场人士对于石油供应和生产的极大担忧,如此一来,生物柴油概念开始成为油脂上涨的理由,并且,一发不而收拾。国内外油脂期货连创历史新高,并把暴涨之势延续到了2008年年初,2008年3月4日,原油涨至102.75美元,CBOT豆油走势也十分强劲,创下了33年来的最高水平至72.69美分。2008年3月4日连豆油5月合约触及14896元/吨的历史性高位,郑菜油主力合约5月最高到达15812元/吨,连棕榈油主力合约5月最高12992元/吨。此时,菜油高于豆油1368元/吨,豆油高于棕榈油1660元/吨,豆棕价差拉大。这一阶段豆油惊艳的涨幅,成为十年中油脂最优美的神话!
三、次贷危机市场乱,三军暴跌油市惨
进入2008年之后,国内油脂行情继续上窜,春节期间,南方的暴雪,又引发一轮狂炒,国内豆油行情一路飚升,连续创出历史新高,一度书写“牛市神话”,疯狂中,有评论家已经呐喊出豆油上18000元/吨的口号。当时在全国有一个很为盛行的传说,2007年初,湖北一个万姓女子以5万元进入豆油期货,转眼到了2008年初,此万姓女子已赢利1000万!然而乐极生悲,好景不长,暴涨之后即有暴跌,自3月4日之后,国内豆油价格一路下滑。
3月份,随着“两会”的召开,报告中将“防治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今年的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CPI涨幅将控制在4.8%左右,瞬时引起国内外油脂油料敏感反应,成为打压国内外油脂市场的“震撼弹”。外盘也遭遇南美大豆集中上市,飚升的国内豆油价格受到沉重打击,市场价格直线下跌,在短短两周时间内豆油平均价格下跌了4000-4500元/吨,豆油俨然成为了扶不起的“阿斗”。
那位万姓女子的结局可想而知,被强行平仓,前期收益化为乌有。随后,当年10月,随着金融危机大爆发,所有的油脂再次惨遭暴跌,豆油0905主力合约一度跌至5560元/吨,棕榈油0905主力合约跌至4344元/吨,此时的豆棕价差为1216元/吨,菜油5月主力合约跌至5548元/吨,菜油仅低于豆油12元/吨。
2008年,国内豆油市场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行情,其行情走势涨与跌,都与生物燃油炒作题材息息相关。2008年初,国际原油价格一路攀升,有效突破100美元/桶大关之后,给予生物燃油行业带来较为可观的利润空间,各国生物燃油生产发展如火如荼。
其中,美国以豆油为主要原料发展生物燃油产业,阿根廷是世界最大的利用豆油生产燃油的国家,2007年共出口319,093吨生物柴油,2008年产量接近150万吨。正是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给予国内外生物燃油发展提供了良机,豆油需求放量增长,将其行情推至历史新高。而后来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不止,依靠高油价维持的生物燃油产业受挫,国内外豆油供需关系缓和,行情出现长期的理性回落。
四、各国齐救市,三大油脂强反弹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家通过大规模的托市、收储、调运等调控手段,使中国粮油市场保持了基本稳定,农民的种粮收益得到了基本保障。据悉,2008年中储粮系统向市场销售粮油6880万吨,保证了市场粮食充足供应。此外,针对区域性的供需紧张局面组织了7批、713万吨跨省移库,涉及除西藏、新疆外的所有省区市。销售量和调运量,均创下了新的纪录。
在全球多达40多个国家发生粮食危机,一些国家甚至引发社会动荡的情况下,中国通过有效地调控,使08年上半年国内豆油价格与外盘实现了脱节,市场行情提前降温,平稳着陆。在下半年中,中国一连贯的收储动作,起到了有效的托市作用,使连豆油0905合约跌至5560元/吨的低点后开始震荡温和回升。国家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国内豆油供给不脱销、不断档,使过激的涨跌行情得到缓冲。
世界各国都在全力救市,继美国通过7000亿救市之后,中国推出4万亿经济投资,欧盟批准2万亿刺激经济新,而且,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各国央行纷纷下调存利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人们积极消费,重树信心,振兴经济。各国积极的救市行动,收效明显,世界经济探底回升。油脂市场逐渐缓解压力。油脂行情暴跌之后也开始慢慢恢复元气,震荡回升,2011年2月,连豆油1105合约涨至10776元/吨高位,连棕榈油1105合约涨至10410元/吨的高位,此时郑菜油1105合约涨至10678元/吨。
五、菜油都在国储处,市场寻他有点难
菜油是南方的重要油料,2007年6月菜油合约在郑州上市。中国从2008年起,连续五年实施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回顾历史,从2008年开始,油菜籽的临储价格分别为每斤2.2元、1.85元、1.95元、2.3元、2.5元,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延缓了油菜种植面积连年下滑的趋势。随着近几年托市收购菜籽油并扶持补贴农业,大型油脂企业的业务模式发生了变化。
油脂厂商在收获季节代中储粮收购菜籽,并将压榨出的菜籽油归入国家储备,代中储粮储备。执行补贴企业或者托市收购菜油政策,导致菜籽油收购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格,因此油脂企业主要将油卖给国家而不是在市场中出售。托市政策增加了菜籽油代储成本。大量的菜油集中在国储中,市场上突然难见菜油菜的踪影。
如此一来,市场出现了两种现象,一,菜油与豆油价差迅速拉大。二,进口菜油开始大量涌入。结果是拉大了菜籽油与豆油及棕榈油的价差。2012年,期货盘九月合约上菜油与豆油差价曾经扩大至1200元/吨,达到了历史高位。这一年的上半年,菜油风光了一把。而后面接踵而至的进口菜油及原料,也为后面差价的再度缩小埋下伏笔。
六、全国声讨地沟油,棕油无端受连累
之前,我们说到2012年上半年菜油风光了一把,而这一年的下半年,棕榈油却暗然失色,痛苦不堪!与菜油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2012年美豆因天气异常,炒作如火如荼,美国中西部地区遭遇50年一遇的干旱,在这期间,美国农业部(USDA)将美豆生长优良率从65%下调到了31%,期间最低达到29%,美豆暴涨到1738.7美分。作为与豆油密不可分的油品,豆棕两者趋势步伐向来比较一致。而在这一年,棕榈油不但没跟美盘,反而让豆油领先2200元/吨。
究竟何原因,让棕榈油如此冷落?二个因素,一是进入2012年下半年后,马来西亚棕榈油增产迅速,库存放大。二是国内打击地沟油呼声高涨。棕榈因酸价不能达标,并在夏天掺杂在豆油之中,一度成为打对象。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6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口食用油检验监管的通知》,并从2013年1月1日起实行。针对性地对中国棕榈油市场进行了调整,通知规定,对不达标的棕榈油一律不允许进口。而当时国内进口的大部分食用棕榈油酸价都不达标,已经进口的不达标的棕榈油则需要二次精练,增加了出货的难度和成本!
如此这样还没完,2012年国内打击地沟油的态度非常坚决,夏季,南方一些商贩将棕榈油掺入其它油脂中,以降低成本。加上棕榈油的酸价又不达标,于是乎,棕榈油被过度打击,一些小商贩因此被刑事处理。市场人心惶惶,避棕榈油而远之,棕榈油的销售更是雪上加霜。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棕榈在2012的夏季旺季不盛,很快与豆油撕开距离,现货与盘面,豆棕差达2200元/吨之多,历史上都极为罕见。2012年年底,连豆油5月主力合约收于8612元/吨,连棕榈油5月主力合约收于6922元/吨,郑菜油5月主力合约收于54元/吨,这一年豆棕差价扩大至历史最大。豆油完胜,而棕榈油门前冷落销售稀。
七、市场无力往上行,三大油脂忙找底
2014年的油脂行情,整体走势更加沉重。从大背景看,2014年原油期货下跌了46%。2013/14年度阿根廷大豆播种面积2035万公顷,较2012/13年的1,0万公顷,增长3.29%,巴西大豆播种面积2920万公顷,较2012/13年的2750万公顷,增长6.18%,南美丰产,以及美豆种植面积创纪录,美豆一度展开了长达4个月的凌厉跌势,全年下跌了22%,美豆油下跌了17%,大连盘豆油期货下跌16.34%。受及基本面严重利空的形势下,国内豆油现货价格遭遇重挫,价格不断创新低,截止12月31日,沿海地区一级豆油主流现货价格降至5630-5820元/吨一线,同比暴跌1310-1370元/吨不等。
2014年油脂暴跌并没有结束,到了2015年油脂继续下行寻底,6月中旬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部委共同发布《关于做好2015年油菜籽收购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2015年起由地方负责组织各类企业进行油菜籽收购,中储粮不再主导收购,进行了7年的油菜籽托市收储政策就此终结。
因此尽管本年度国内油菜籽再度减产(播种面积继续缩减,单产不佳),但是没有了临储收购托底,国产菜籽直接面对进口菜籽、菜油竞争毫无优势(当时按照进口菜籽压榨菜油及菜油反推国产菜籽价格在1.65-1.75元/斤),商业需求量锐减(企业资金紧张,风险难以管控),尤其是200型菜籽加工企业收购量大幅下降,多数企业均未正常生产,虽然95型浓香型企业全年消化了大部分菜籽,但在集中供应时期,菜籽市场依然供求失衡,各产区价格大幅走低,在传统收购高峰期,种植户出手价格最低跌至3400元/吨,较上一年度跌幅为31%。
国内菜籽油市场受累于植物油市场整体弱势、原油价格大幅下跌、收储停止、菜油抛储等影响,价格表现弱势,全年呈现底部震荡行情。2015年三大油脂在下行中,找寻各自的底,且三大油脂的底均在2015年下半年的不同时间找到。豆油,棕油,菜油三大油脂主连的低点分别是5158元/吨,3984元/吨,5480元/吨。经过几年的风风雨雨,油脂三兄弟的差价终于回归正常,可谓: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竟在最低时。
八、马来减产棕油紧,三军领头涨式飙
进入2016年,国内宏观环境改善主导下的商品市场热钱涌入,商品市场板块轮动交易明显,黑色系商品全程引领商品价格上涨走势,工业品去产能,减库存收效明显,农产品板块从中获益颇丰。马来西亚棕榈油减产及进口入境检验要求严格使商检时间由原本4-5天延长至半个月以上,导致棕榈油供应极度紧张,库存一度降至历史低位至30万吨左右,远低于往年同期的75万吨左右的水平,南方棕榈油供应接近断档,从而推动棕榈油疯狂大涨,成为油脂界的“领头羊”,棕榈油与豆油价差不断收窄至历史低位,两者的现货价格甚至一度倒挂72元/吨。
而在盘面上,豆棕的9月合约竟然一度只有200元/吨的价差。风水轮流转,这一年棕油做了一次老大。2016年底,豆油,棕榈油,菜油三大油脂的5月主力合约收盘价分别是6980元/吨,6202元/吨,7230元/吨,差价在正常范围内。
附图2:豆棕价差变化趋势图
九、国储抛油压市场,菜油风头不再靓
我国的油菜籽临时收储制度于2008年颁布并于次年开始执行,于2015年取消,在2009-2015年期间,国储菜油的轮换也曾进行了三次,但成交效果不尽人意,导致菜油库存大量积压。随着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去库存化”的指示,国储菜油开始了大力度抛储,起拍价降至5300元/吨。
2015-2016年,国家开始抛储菜油,随着国家的再度抛储,菜油价格瞬间被打回原形,使其为沦为阶下囚。豆菜油价差也随即崩溃,从曾经无限风光的1200元/吨的高价差不断回落,直至菜油贴水豆油最高时200元/吨。之后随着国储抛售减少,豆菜价差重新拉大,截止年底,郑菜油主力合约高于连豆油主力合约240元/吨左右。
十、油脂十年强弱转换,起伏跌宕豆棕菜
豆油,菜油,棕榈油先后于2006,2007年上市,三大油脂十年期货的历史,也是我国油脂市场有史以来最关键,最精彩的阶段。国际政治局势的震荡,相关商品的风吹草动,国家政策的制定,以及变幻莫测的天气,都在影响着三类油脂价格的走向。这十年,三兄弟或心心相印,或剑拔弩张,或风平浪静,或抱团取暖,虽曾分道扬镳,但到后来还是不离不弃,始终站在油脂市场的前沿。
通过对十年里三类油脂的分析,我们看到了三油脂差价的内在规律,即,豆油与棕榈油在夏天正常的价差在600元/吨左右,而在冬天价差在1000元/吨附近。菜油与豆油的价差正常在300-600元/吨之间。这只是正常情况的价差,如遇到极端的情况,正常的关系很快就会被打破,并且放大。2012年豆油高过棕榈油2200元/吨,到2016年9月豆棕盘面价差200元/吨,现货一度倒挂72元/吨,四年间,盘面上振幅达2000元/吨,就是经典的例子。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任何脱离现实与有违常态的走势,最后都会回归其正常的运行轨道。经过十年的搏杀,今天油脂三主力的差价已经形成一定波动规律。那么,下一场,再次成为导航者的又将是谁呢?
风险提示:本文为老文干货分享,跟当下行情无关,请择要阅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