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保卡怎样在手机上激活

2.顺丰到付怎么收费顺丰到付的收费标准

3.请哪位给我讲讲明末清初时的故事

4.让人无语的对联

苏州油价92号汽油 今天涨价了吗_苏州油价

20万左右能买的车多的去了,还能买一些比较不错的车

如果想要省油的话,主要还是买轿车,它会比SUV省油多了,对日系车没有偏见就可以选择日系车,因为日系车的省油和舒适性是出了名的。

第一款:凯美瑞,凯美瑞日系车里的代表者之一,它有35年的历史,无论是技术和性能都已经很成熟了,此外凯美瑞的外观非常大气,小毛病少,正常情况下十年内不维修,口碑相当好。油耗也很低,凯美瑞百公里综合油耗在5.7L左右。除此之外,日系还有雅阁比较好,和凯美瑞优点大概相同,日产天籁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款:大众迈腾,上海大众的经典之作,驾驶的安全性和车辆的保值性都是无可比拟的,底盘较低在高速上非常平稳。在省油方面表现的也是相当的不错,百公里6L左右,精致的长相也是一改德系车的外观缺点,加上大众品牌长久的安全的口碑,真的是20万左右车辆的优选。

当然,要是能接受的话,奥迪A3也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价格可能20w+了,但是不会偏差多少,奥迪这个品牌就足以说明了一切,A3的紧凑,经典,更是让这辆车驾驶起来更有感觉。(身材高大或魁梧的男士并不适合)。

第三款:本田CR-V,在省油的前提下考虑SUV,那么还是回归日系车才能符合这两个条件了,本田CR-V是日系车的经典之作,在全球SUV的市场占有率就已说明了一切,以良好的驾控感,安全性,和可选择四驱的动力风靡SUV市场,我觉得楼主的问题大概一这几个为参考。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

医保卡怎样在手机上激活

1.关于山 水 雨 鱼 的诗

山平都山陆游名山近江步,蜡屐得修行。

奔鹿冲人过,藏丹彻夜明。唐碑多断蚀,梁殿半欹倾。

洞口云常涌,檐牙柏再荣。行逢负笼客,卧听送船声。

平都观范成大神仙得者王方平, 谁其继之阴长生。飘然空飞五云屏, 上宾寥阳留玉京。

石炉丹气常夜鸣, 龙光万柏森年龄。峡山逼侧泯江旋, 洞口福地古所铭。

云有北阴神帝庭, 太阴黑簿囚鬼灵。自从仙都起岩扃, 高霞流电飞伏精。

晖景下堕烁九冰, 塞绝苦道升无形,至今台殿栖岑屏, 隋污唐垩留丹青。上仙怪寄溪如清, 瑶池仙杖纷娉婷。

琅敖赴节锵欲鸣, 我来秋暑如炊蒸。汗流吁气衣枯藤, 摩挲众迹不暇评。

聊记梗概知吾曾。(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南宋著名诗人。

他受禅学影响颇深,故部分诗流露出虚无寂灭的思想。范成大二十九岁中进士,任过秘书省正字,吏部员外郎等职。

南宋年间(公元1175年),范成大任成都路安抚使时,来丰都视察,登游平都观,留题下诗。(注释)(1)平都观:即今“天子殿”。

(2)吏部员外郎:吏部,隋唐以后,中枢(中央)设六部,吏部是其中之一。其职能是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升降、调动、考核等事务。

员外郎,部内分司,司的长官为郎中,郎中以下有员外郎,是郎中的付职。吏部员外郎,即吏部郎中的付手。

(3)屏,古代贵族妇女所乘有帷幕的车。(4)旋,水流回旋。

(5)扃,音卷,门。上闩,关门。

(6)琅敖,古乐器名。(7)玉京:道教称天帝所居之处,也指帝都。

(8)寥阳,指寥阳殿,今称奈河桥。(9)成都路安抚使,南宋时,将全国设十六路,四川当时叫成都路。

安抚使,宋代一官名。题平都山苏轼足蹑平都古洞天, 此身不觉到云间。

抬眸四顾乾坤阔, 日月星辰任我攀。平都天下古名山, 自信山中岁月闲。

午梦任随鸠唤觉, 早朝又听鹿催班。(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但也有些作品表现出保守的政治观点和消极情绪。

宋仁宗嘉佑年间,苏轼考取进士,做过翰林学士。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苏轼自成都去汴京(今开封),途经丰都,写下“平都山”等诗。

(注释) (1)平都山:据《丰都县志》载:“治东北一里。石径萦纡,林木幽秀,梵宇层出。

旧志谓平都福地,紫府真仙之居。汉仙人阴长生、王方平炼形于此。

传麻姑过之有留题绝句。”后人依据苏轼“平都天下古名山”这句诗,渐改平都山为“名山”,一直沿用至今。

(2)蹑:踩、踏的意思。(3)眸:音木,泛指眼睛。

(4)乾坤:《周易》中的两个卦名,指阴阳两种对立势力。此引申为天地的代称。

平都山苏轼山前江水流浩浩, 山上苍苍松柏老。舟中行客去纷纷, 古今换易如秋草。

空山楼观何峥嵘, 王远阴长生。飞符御气朝百灵, 悟道不复诵黄庭。

龙车虎驾来下迎, 去如旋风搏紫清。厌世不回顾, 世间生死如朝暮。

学仙度世岂无人, 餐霞绝粒常辛苦。安得独从逍遥君, 冷然乘风驾浮云。

超世无有我独存。(注释) (1)峥嵘:高峻貌。

(2)黄庭:指《黄庭经》,道教经名。内容是七言歌决,讲说道家养生修炼的道理。

(3)度世:旧谓脱离现世。(4)逍遥:自得貌。

仙都山鹿苏轼日月何促促, 尘世苦拘束。仙子去无踪, 故山遗白鹿。

仙人已去鹿无家, 孤栖怅望层城霞。至今闻有游洞客, 夜来江市叫平沙。

长松千树风萧瑟, 仙宫去人无咫尺。夜鸣白鹿安在哉, 满山秋草无形迹。

(注释)(1)怅望:怅然怀想。(2)萧瑟:树木被风吹指所发的声音。

(3)咫尺:比喻距离很近。平都山留题吕洞宾盂兰清晓过平都, 天下名山所不如。

两口单行人不识, 王阴空使马蹄虚。一鸣白鸟出青城, 再谒王阴二友人。

口口惟思三岛好, 抬眸已过洞庭春。(作者简介) 吕洞宾,又名吕纯阳(793-?),相传为唐京兆人。

唐朝会昌中,两举进士不弟,浪游江湖,遇钟离权授以丹诀,时年六十四岁。曾隐居终南山等地修道,后游历各地,自称回道人,俗传为八仙之一。

还说他曾在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注释) (1)盂兰:指盂兰盆会,佛教仪式。

每逢夏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为追荐祖先所举行。盂兰盆是梵文的译音,意译为“救倒悬”。

(2)三岛:《汉书.郊礼志上》:“自威、宣、燕、燕昭使人入海,求逢莱、方丈、瀛洲,此三种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后用三岛来泛指想象中的仙境。

题仙都观杜光庭往岁朝玉皇, 四真三代住繁阳。初开九鼎丹华熟, 继蹑五云天路长。

烟锁翠岚迷旧隐, 池凝寒镜贮秋光,时来白鹿岩前后, 应许潜通不死乡。(作者简介) 杜光庭(850-933),唐末五代诗人,处州缙云(今浙江人)人,咸通中举进士不弟,入天台山修道,仕唐为内供奉。

避乱入蜀,事王建父子,官至议大夫,赐呈“传真天师”。晚年隐居青城山,号东瀛子,能诗善文。

(注释) (1)仙都观:即现在的“天子殿”。观宇建宇唐代,唐代名“仙都观”,宋代名“景德观”,也称“白鹤观”、“耀灵殿”。

(2)四真:佛教基本教义之一,指释迦牟尼。

2.描写海边对岸渔港的诗句有哪些

月落港湾起鳞波,熙熙桅杆千百错。机鸣人嚣打鱼归,车水马龙卸鱼获。远观小港画意浓,近感大海诗情多。又是一年鱼汛急,晚风拂面衬渔火。

唐人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李白《赠崔侍郎》“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唐朝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宋代王安石的《鱼儿》“绕岸车鸣水欲开,鱼儿相逐尚相欢。无人挈入沧江去,汝死哪知世界宽?”

宋朝范成大《鲈鱼》“细捣橙姜有脍鱼,西风吹上四鳃鲈。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

清人徐鹄庭《汉口竹枝词》“不须考究食单方,冬月人家食品良。米酒汤圆宵夜好,鳊鱼肥美菜苔香。”

李群玉-唐新荷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增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郑愔-唐莲曲

锦楫沙棠舰,罗带石榴裙。绿潭荷芰,清江日稍曛。

鱼鸟争唼喋,花叶相芬氲。不觉芳洲暮,菱歌处处闻。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诗经?大雅?灵台》

诗云:“王在灵台,于轫鱼跃。”

?《左传》: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陈鱼而观之。”

?《汉书?地理志下》:

“巴蜀广汉,秦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木疏食果实 之饶。民食稻鱼,亡凶年忧。”;又“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瓜遍及赢蛤,食常充足。”

?《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潭中鱼可数百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 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乐。”

?《渔翁》[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烛。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酬张少府》[唐]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唐]张志和: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晚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踏莎行》[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渔父》陆游:

“镜湖俯仰两青天。万顷玻璃一叶船。拈棹舞,拥蓑眠,不作天仙作水仙。”

?《渔父》陆游:

“晴山滴翠水挼蓝,聚散渔舟两复三。横埭北,断桥南,侧起船篷便作帆。”

?《浣溪沙》[北宋]苏东坡: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行路难》[唐]李白: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白日边”

?《江村》[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划纸作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江雪》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村即事》[唐]司空曙: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黄花浅水边。”

?《鹊桥仙》[南宋]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水钓台四。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道情》[清]郑板桥: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往来无牵绊。”

?《渔父》[唐]岑参:

“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清。”(个人觉得,你要可以去查百度啊,为什么出来问问题呢?)

3.有关鸿鹄的诗句

带“鸿鹄”的诗句或词句

1、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2、鸿鹄下翩翩------宋 张元干《水调歌头·平日几经过》

3、弄晴丝、目送天涯鸿鹄------宋 韩元吉 《念奴娇·湖山泥影》

4、千里吹飞鸿鹄------宋 赵长卿 《念奴娇·桂华蟾魄》

5、鸿鹄飞来天际------宋 辛弃疾《念奴娇·少年握槊》

6、燕雀岂知鸿鹄------宋 辛弃疾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7、鸿鹄本高骞------宋 韩淲 《水调歌头·一枕暑风外》

8、鸿鹄万里游------唐王昌龄 《留别岑参兄弟》

9、鸿鹄在高树------宋 姜夔《昔游诗 其九》

10、天晴鸿鹄高------宋 张耒 《偶成》

4.描写水景的诗句

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题磻溪垂钓图

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岳鄂王墓

元赵子昂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忆西湖

明张煌言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西湖杂诗

清黄任

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

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

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

清康有为

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

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

南游吟草

现当代郁达夫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

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

5.关于水声的诗句

1、过友人隐居

作者:戴叔伦 年代:唐 体裁:五律

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

水声鸣石濑,萝影到林轩。

地静留眠鹿,庭虚下饮猿。

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2、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作者:刘长卿 年代:唐 体裁:五律

扁舟乘兴客,不惮苦寒行。

晚暮相依分,江潮欲别情。

水声冰下咽,砂路雪中平。

旧剑锋芒尽,应嫌赠脱轻。

3、奉和圣制送来济应制

作者:许敬宗 年代:唐 体裁:七古

万乘腾镳警岐路,百壶供帐饯离宫。

御沟分水声难绝,广宴当歌曲易终。

兴言共伤千里道,俯迹聊示五情同。

良哉既深留帝念,沃化方有赞天聪。

4、菩萨蛮

作者:朱淑真 年代:南宋 体裁:词

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

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

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5、侍宴赋得起坐弹鸣琴二首

作者:杨师道 年代:唐

北林鹊夜飞,南轩月初进。

调弦发清征,荡心祛褊吝。

变作离鸿声,还入思归引。

长叹未终极,秋风飘素鬓。

丝传园客意,曲奏楚妃情。

罕有知音者,空劳流水声。

6.关于槐花的诗句

李频 送友人下第归感怀 帝里春无意,归山对物华。即应来日去,九陌踏槐花。

窦巩 奉使蓟门 自从身属富人侯,蝉噪槐花已四秋。今日一茎新白发,懒骑官马到幽州。

杨凝 送客入蜀 剑阁迢迢梦想间,行人归路绕梁山。明朝骑马摇鞭去,秋雨槐花子午关。

张籍 送萧远弟 街北槐花傍马垂,病身相送出门迟。与君别后秋风夜,作得新诗说向谁。

白居易 暮立 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

白居易 秘省后厅 槐花雨润新秋地,桐叶风翻欲夜天。尽日后厅无一事,白头老监枕书眠。

鲍溶 汉宫词二首 月映东窗似玉轮,未央前殿绝声尘。宫槐花落西风起,鹦鹉惊寒夜唤人。

姚合 闻新蝉寄李馀 往年六月蝉应到,每到闻时骨欲惊。今日槐花还似发,却愁听尽更无声。

朱庆馀 都门晚望 绿槐花堕御沟边,步出都门雨后天。日暮野人耕种罢,烽楼原上一条烟。

许浑 夏日寄江上亲友 雨过前山日未斜,清蝉嘒嘒落槐花。车轮南北已无限,江上故人才到家。

赵嘏 宣州送判官 来时健笔佐嫖姚,去折槐花度野桥。谁见尊前此惆怅,一声歌尽路迢迢。

李频 述怀 望月疑无得桂缘,春天又待到秋天。杏花开与槐花落,愁去愁来过几年。

韦庄 惊秋 不向烟波狎钓舟,强亲文墨事儒丘。长安十二槐花陌,曾负秋风多少秋。

黄滔 出京别同年 一枝仙桂已攀援,归去烟涛浦口村。虽恨别离还有意,槐花黄日出青门。

李中 夕阳 影未沈山水面红,遥天雨过促征鸿。魂销举子不回首,闲照槐花驿路中。

子兰 太平坊寻裴郎中故宅 不语凄凉无限情,荒阶行尽又重行。昔年住此何人在,满地槐花秋草生。

子兰 长安早秋 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门门走马征兵急,公子笙歌醉玉楼。

齐己 答长沙丁秀才书 月月便车奔帝阙,年年贡士过荆台。如何三度槐花落,未见故人携卷来。

刘威 旅中早秋 金威生止水,爽气遍遥空。草色萧条路,槐花零落风。夜来万里月,觉后一声鸿。莫问前程事,飒然沙上蓬。

白居易 秋日 池残寥落水,窗下悠扬日。袅袅秋风多,槐花半成实。下有独立人,年来四十一。

陈元初 忆长安?七月 忆长安,七月时,槐花点散罘罳。七夕针楼竞出,中元香供初移。绣毂金鞍无限,游人处处归迟。

白居易 禁中晓卧,因怀王起居 迟迟禁漏尽,悄悄暝鸦喧。夜雨槐花落,微凉卧北轩。曙灯残未灭,风帘闲自翻。每一得静境,思与故人言。

白居易 答刘戒之早秋别墅见寄 凉风木槿篱,暮雨槐花枝。并起新秋思,为得故人诗。避地鸟择木,升朝鱼在池。城中与山下,喧静暗相思。

白居易 夏夜宿直 人少庭宇旷,夜凉风露清。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寂寞挑灯坐,沉吟蹋月行。年衰自无趣,不是厌承明。

白居易 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白发生头速,青云入手迟。无过一杯酒,相劝数开眉。

白居易 答梦得闻蝉见寄(一作新蝉酬刘梦得见寄) 开缄思浩然,独咏晚风前。人貌非前日,蝉声似去年。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听罢无他计,相思又一篇。

白居易 秋凉闲卧 残暑昼犹长,早凉秋尚嫩。

7.带苗苗的诗句

《渔家傲·听说娑婆无量苦》

年代: 元 作者: 梵琦

听说娑婆无量苦。三农望断海天雨。车水种苗苗不举。难禁暑。被风扇作荒茅聚。久旱掘泉唯见土。海潮又入蒹葭浦。南北东西皆斥卤。枯禾黍。官粮更要徵民户。

《游登袋寺寺茶笋甚佳独无杜鹃》

年代: 宋 作者: 戴表元

路绝犹人迹,山空惟水声。

如何芳树裹,不著杜鹃鸣。

笋市层层出,苗苗寸寸耕。

缁流太清朴,亭榭不标名。

《杂诗》

年代: 宋 作者: 李复

浚泉少汲水,汲多泉水污。

力穑莫揠苗,揠苗苗必枯。

必清事自简,气和体必舒。

古人有至言,治民如烹鱼。

顺丰到付怎么收费顺丰到付的收费标准

在如今,办理一张电子医保卡,是非常方便的,这样就不用随时携带实体医保卡,在看病买药的时候,使用电子医保卡结算即可,电子医保卡可以在微信上激活,具体操作方法是;以苹果手机操作为例:

1、首先打开微信,点击我-支付。

2、然后点击医疗健康。

3、点击立即激活。

4、点击去激活。

5、输入微信支付密码进行验证。

6、点击授权激活。

7、点击下一步并按照提示完成人脸识别。

8、最后就可以看的激活成功可以使用电子医保卡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请哪位给我讲讲明末清初时的故事

顺丰快递在全国实行统一的收费标准,如果是小件,其首重价格同城寄件是10元,省内寄件是12元,省外寄件是20元,如果超重就需要加2-5元不等的续重费。如果是大件,则省内件一般一公斤之内15元左右,每超出一公斤另加2-5元,省外件一公斤以内是18元,每超出一公斤加6-8元。

顺丰到付和现付的收费标准是一样的,其收费标准都是严格按照公司统一标准执行的,所以邮寄快递的时候,选择到付的收费方式与现付价钱都是一样的。通常标快跨省首重为23元,顺丰特惠为18元,同省是12元,偏远省份略高一些。

顺丰各省寄件收费标准:

1、广东省内:首重12元/kg、续重2元/kg。

2、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福建、首重22元/kg、续重13元/kg。

3、天津、重庆、安徽、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山东、山西、陕西、四川、云南、首重22元/kg、续重14元/kg。

4、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新疆、首重22元/kg、续重18元/kg。

5、香港、澳门、台湾、首重30元/kg、续重20元/kg。

6、首重:特快专递货品的寄递以第一个0.5kg为首重。

7、续重:每增加一个0.5kg为一个续重。

让人无语的对联

在这段时期中,皇太极进攻朝鲜,打了几个胜仗后,朝鲜投降,订立了对满清十分有利的和约,每年从朝鲜得到粮食、金钱和物品的供应。皇太极本来提出三个条件:割地、擒毛文龙、派兵一万助攻中国。朝鲜对这三个条件无法接纳,但在经济上尽量满足满清的要求。同时在此后的

明清战争中,朝鲜改守中立,使满清去了后顾之忧。

在皇太极对朝鲜用兵之时,袁崇焕加紧修筑锦州、中左、大凌河三城的防御工事,派水师去支援皮岛的毛文龙,另派赵率教、朱梅等九员将领率兵九千,进兵三岔河,牵制清军,作朝鲜的声援。但朝鲜不久就和满清订了城下之盟,赵率教等领兵而回,并未和清军接触。

皇太极无法和明朝达成和议,却见袁崇焕修筑城堡的工作进行得十分积极,时间越久,今后进攻会更加困难,于是决定“以战求和”,对宁远发动攻击。

天启七年五月,皇太极亲率两黄旗、两白旗精兵,进攻辽西诸城堡,攻陷明方大凌河、小凌河两个要塞,随即进攻宁远的要塞锦州。

五月十一,皇太极所率大军攻抵锦州,四面合围。这时守锦州的是赵率教,他和监军太监纪用守城,派人去与皇太极议和,那自是缓兵之计,以待救兵。皇太极不中计,攻城愈急。

袁崇焕派遣祖大寿和尤世禄带了四千精兵,绕到清军后路去包抄,又派水师去攻东路作为牵制。这时天热,海上不结冰,水师用得着了。

赵率教是陕西人,这人的人品本来是相当不高的。努尔哈赤攻辽阳时,赵率教是主帅袁应泰的中军(参谋长)。袁应泰是不懂军事的文官,赵率教却没有尽他做参谋长的责任,这个战役指挥得一塌胡涂。清军攻破辽阳,袁应泰殉难,赵率教却偷偷逃走了,论法当斩,不知如何得以幸

免,想来是贿赂了上官。后来王化贞大败,关外各城都成为无人管的地方,赵率教申请戴罪立功,带领了家丁前去接收前屯卫,但到达时发觉已被蒙古人占住,他便不敢再进。努尔哈赤攻宁远,赵率教在前屯卫,距离很近,自己不亲去赴援,后来宁远大捷,他却想分功,以致给满桂痛骂

,酿成了很大风波。

和满桂冲突时,袁崇焕相当支持他。赵率教感恩图报,又得袁崇焕时时勉以忠义,到锦州大战时,他突然之间似乎变了一个人。他和前锋总兵左辅、副总兵朱梅等率兵奋勇死战,和皇太极部下的精兵大战三场,胜了三场,小战二十五场,也是每战都胜。从五月十一打到六月初四,二

十四天之中,无日不战,战况的激烈,不下于当年宁远大战。六月初四那天,皇太极增兵猛攻。锦州城中放西洋大炮,又放火炮、火弹和矢石,清兵受创极重。攻到天明时,皇太极见支持不住了,只得退兵,退到小凌河扎营,等候各路兵马集中整编。

赵率教转怯为勇,自见敌潜逃到拚死守城,自畏缩不前到激战二十四日,到后来更在保卫北京之役中血战阵亡,终于在历史上与满桂齐名,成为当时的两大良将。他这个重大转变,非常突出的证明了袁崇焕的领导才能。

皇太极整理好了部队,转而去攻宁远。

清军上次在宁远吃过败仗,兵将心中对袁崇焕都是很忌惮的。大贝勒代善见城中有备,就勒兵不攻。皇太极对诸将说:“先汗攻宁远不克,这次我攻锦州又不克,若再攻不下宁远,我可要声名扫地了。”于是下令总攻,击破城下明军骑兵,直薄城壁。

比之第一次宁远之战,袁崇焕部的战斗力已有增强,敢于到城外决战了。上次要清军退后,才派五十名敢死队缒到城下拾箭枝,可见不敢开城门。

满桂率领明军在城南二里列阵,城墙下环列枪炮。皇太极佯败,想引明军来攻,然后伏兵齐起。但明军没有上当,守垒不追。皇太极于是回军再战。

袁崇焕亲上城头督战,大声呼叫。满桂战于城外。祖大寿、尤世禄回师攻击清兵后路。双方死伤均重,满桂身中数箭。明军野战终于打不过清军,于是退入城中据守。这场大战打得十分惨烈,城壕中填满了两方军士的死尸。

守军又以葡萄牙大炮轰击,击碎清方大营帐一座及皇太极的白龙旗,杀伤清兵不少。明方的报告说,皇太极长子召力兔贝勒胸口中箭,另一子浪荡宁古贝勒在阵上被明军射杀,又杀固山(领七千五百人)四人、牛录(领三百人)三十余名。这报告失之夸大,事实上并无皇太极的儿子

在此役中阵亡。但清方纪录中也说:济尔哈朗贝勒、萨哈廉贝勒、大将瓦克达、阿格等均受伤。

皇太极见部队损失重大,只得退兵,再攻锦州南面,亦不能拔,将士又遭到不少伤亡,将领觉多拜山、巴希等阵亡。七月,清兵败回沈阳。

这一役明朝称为“宁锦大捷”,是明军对清军第二次血战胜利。

袁崇焕在报功的奏章中,力称功劳最大的是满桂①。他和满桂向来颇有意见冲突,但在奏章中力称宁远大捷以满桂之功居多,可见光明磊落,大公无私。

第一次宁远大捷是天启六年正月,第二次宁锦大捷是七年五月,相隔一年零四个月。在这短短的十六个月之间,袁崇焕加强了明军的战斗力,抢筑了锦州的防御工事,固守在清军的后路,使皇太极有后顾之忧,不敢久攻宁远。同时清军先攻锦州不克,再攻宁远,气势已挫。可见袁崇

焕这十六个月中的准备工作收到了很大成效。如果能多一些和平时期,局面当然更有改进。

这一仗大捷,军事上的主要因素之一,还是靠了葡萄牙的红衣大炮。明朝这时本来已驱逐了葡萄牙人的天主教传教士。传教士波尔、米克耳两人见到明清交兵,有机可乘,便发动澳门的葡人,向明朝提供军费和炮手。明朝于是召还已驱逐了的教士。本来秘密传教变成了公开,大批葡

萄牙教士和炮手进入中国②。后来中国在外国教士和技师指导之下自行铸炮。所铸成的大炮也封了官,称为“安国全军平辽靖虏将军”,还派官祭炮,请将军发威破敌。金人要直到数年之后,才因投降的明人之助而开始铸造大炮。

袁崇焕在政治上属于魏忠贤的敌对派系。他中进士的主考官韩p、保荐他的御史侯恂等都是东林党的巨头。袁崇焕当然不肯克扣军饷去孝敬魏忠贤。但为了大目标是守御锦州、宁远,他也相当的委曲求全。各省督抚都为魏忠贤建生祠,袁崇焕如果不附和,立刻就会罢官,守御国土的大

志无法得伸,因此当时也只得在蓟辽为魏忠贤建生祠。

但魏忠贤仍是不满意。所以虽有宁锦大捷,袁崇焕却得不到甚么重赏,只升官一级。奉承魏忠贤的官员却有数百人因此大捷而升官,理由是在朝中策划有功,连魏忠贤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从孙,也因此而封了伯爵。魏忠贤是太监,没有儿子,只好大封他侄儿,封他侄儿的儿子。

魏忠贤这时更叫一名言官弹颏袁崇焕,说他没有去救锦州为“暮气”。袁崇焕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只得自称有病,请求辞职。魏忠贤立刻批准,派兵部尚书王之臣去接替。

皇太极听到这个消息,当然是大喜若狂,而听到加给袁崇焕的罪名与评语竟是“暮气”两字,恐怕大喜之余,却也不免愕然良久吧?袁崇焕这样的人竟算“暮气沉沉”,却不知谁才是“朝气蓬勃”?

袁崇焕离开宁远时,心中感慨万千,可想而知。那时他还只四十岁左右,方当壮盛的英年,正是要大展抱负的时候。

立了大功反而被迫退休,他的部属将士既感诧异,更是忿忿不平。他写了一首诗给一个部将,诗中说:我们慷慨同仇,间关百战,功劳不小,皇上的恩遇也重。但我的苦心,却只有后人知道了。建功立业固然很好,回家休养也是不错。对于我的去留,大家不必感到不平罢。这首诗显

得很有气度③。不过他对于天启皇帝,还是十分感激的。他本来是一个七品知县,自天启二年到七年夏天,短短的五年半之间,几乎年年升官,中间还跳级,直升到“巡抚辽东、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实在算是飞黄腾达。他自觉升官太快,曾上疏辞谢。他说在诸同年中,

官职最高之人和他也差着好几级,为了要做部属武将的榜样,请皇帝收回升赏的成命。皇帝批复说:你接连三次谦辞,品德很好,但你功劳大,升官是应该的④。

他在回广东故乡途中,经过大庾岭时写了一首诗,感念天启对他的知遇之恩⑤。他心中明白,天启是个昏君,可是对待自己实在很好。

他到了广州,去光孝寺游览,踏足佛地,不禁想到生平甚多,和环境大不调和⑥,然而那也只是感到不调和而已。英雄豪杰,一往无悔,却也无须对菩萨低头,不必对杀了该杀之人有甚么遗憾。

①袁崇焕的奏章中说:“十年来,尽天下之兵,未尝敢与奴合马交锋,即臣去年,亦自城上而下攻。自今始一刀一枪,下而拚命,不顾夷之凶狠剽悍。臣复凭堞大呼,分路进追。诸军忿恨,誓一战以挫此贼。此皆将军满桂之功居多。”

②马耳丁的《鞑靼战记》中大吹葡萄牙传教的功劳,又说:“上帝对于信仰基督教的皇帝必予福佑,所以中国皇帝对鞑靼人(指满清)作战大胜。”其实天启皇帝信仰的是鲁班先师,并没有信仰基督教的上帝。

据冯承钧译、沙不列撰:《明末奉使罗马教廷耶稣会士卜弥格传》:崇祯三年,澳门葡人队长率士卒四百、大炮十尊入境效力。广州巨商恐失垄断中西贸易之利,厚赂朝臣,加以阻挠。后葡军队长公沙的西劳阵亡于登莱。《碧血剑》略取其意。

③袁崇焕《南还别陈翼所总戎》:“慷慨同仇日,间关百战时,功高明主眷,心苦后人知。麋鹿还山便,麒麟绘阁宜。去留都莫讶,秋草正离离。”其中“功高明主眷”这一句,不免含有苦涩的意味。天启决不是明主,天下皆知,自己功高如此,结果却得了这样的“眷”,这位“明

主”,真是“明”得很了。

④袁崇焕《天启六年六月初十日谢升荫疏》中说:“且武人奔竞,少竖立便欲厚迁,稍不合辄思激去,要挟朝廷,开衅同类,今边疆始终不得一人之用,臣最疾之。臣今日不自处于恬,何以消诸将之竞?况臣原无富贵之心,又皇上所鉴也。”对这个辞赏的奏章,朝廷的批答是:“奉

圣旨:袁崇焕存城功高,加恩示酬,原不为过;乃三疏控辞,愈征克让。还着遵旨只承。该部知道。”

⑤袁崇焕《归庾岭》:“功名劳十载,心迹渐依违。忍说还山是?难言出塞非。主恩天地重,臣遇古今稀。数卷封章外,浑然旧日归。”

⑥袁崇焕《遇诃林寺口占》:“四十年来过半身,望中只树隔红尘。如今着足空王地,多了从前学。

1644年,明王朝的大崩溃达到最后的悲剧时刻。在随后的数年中,清军南下,把其征服事业推向全国。南方最后的抵抗力量在混乱和溃败之中,最后收缩到了西南山区和东南沿海岛屿上。在这一烽火连绵的图景之中,崇明岛在有史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推到战争的前沿地带。第一阶段:最后的抵抗,1644-1645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1644.4.25),李自成大军攻破北京,明崇祯帝在绝望中自杀殉国于煤山。13天后(5.18),这一令人震惊的消息传到南京,当地官员在悲愤之中立即决定在南方组建。坏消息继续传来:事实上,当福王继承为弘光帝时(6.19),清军已在两周前进入北京(6.5),并立刻就准备着手征服江南。在清军征服江南的战争中,东南的反清抵抗力量至是逐渐向水上萎缩——清朝强大的陆军对于太湖和东海上的水军束手无策。在南方组织的防线中,长江防线本来也是相当重要的。弘光帝即位不久,南京官员荆本彻(镇江丹阳人,1634年进士)就受命为下江监军道,抵达崇明,组织起一支水军。他在南京陷落之前就反对史可法的北方收复战略,而坚持将南方作为明朝的复兴基地。1645年二月,崇明知县徐鼎莅任,荆屯营在县城西北方的施翘河,称“四会营”。与其同时,崇明人沈廷扬(当时为南京的户部郎中)受命将漕船改装为长江兵船,负责军事后勤,他很快致力于将崇明岛建设为一个“复明分子的海上基地”。荆的防务得到了沈的支持。当时的崇明是一处著名的海盗巢穴。1640年起,本县人与江北贫民纠结,组成一支200多艘船、上万人的海盗集团,在两年后才被平定。其首领顾荣被招抚为把总,统率他愿意当兵的440名兄弟。顾荣对海道相当熟悉,江北船只当时全在其掌握之下。他与荆本彻募集的民兵开始有了摩擦。着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崇明这个海上孤岛现在成了江南抵抗分子的绝好避难所。南京陷落后,明义阳王(周定王橚七世孙)在太监李国的陪同下,从苏州逃难到崇明[4]。当时清兵已经推进到江南一带,1645年夏,前史可法部将李成栋在降清后率领一支五千人的部队进攻嘉定(7.29),在英勇地抵抗了一个月,这个城镇被屠城。李随即转攻松江。松江的抵抗力量由吴志葵等人领导。他是吴淞总兵,在南京陷落时乘船逃到崇明岛,他统率了当时南明残余的大部分水军,曾到崇明与荆会合;并极想和浙东的鲁王朝廷取得联系,希望通过占领江南一块根据地来光复明朝。他于是率人秘密进入太湖和泖湖地区,并向刚被清朝任命的县官发动进攻;结果在1645年9月遭到李成栋2万人优势兵力的袭击,大败。吴本人被捕,送到江阴去劝降,最后被杀。松江诗人陈子龙(他曾是柳如是的情人)是最积极的复明分子之一,在他看来,关键是一个地域性的共同起义,并从“复明分子大本营崇明岛取得军事援助”,因为岛上的明水军“当时是、而且很久都是江南抵抗力量的主要依靠之一”。在清军击破嘉定后不久,荆曾出兵攻打吴淞作为响应,但被击败,退回岛上。这半年内,“海上人虽不敢登陆,军中尚乏水军战船”(《海角遗编》)。当时崇明县令徐鼎已经离任,该岛的军政实际上控制在荆本彻手中,在义阳王前来投靠后,他的势力更大。但他的专横作风却与本岛海盗出身的把总顾荣起了冲突,顾密谋杀他后拥戴义阳王;荆察觉后率12艘船只逃往宁波。不久,明淮安巡抚田仰、淮河镇总兵张士仪、淮海镇总兵张鹏翼各统率水陆军数千、船数百,相继到达。他们与沈廷扬一起,推戴义阳王为监国。这个匆忙组建的小不久(十月)出兵江南的浏河,被清军击溃。主事者各谋出路,义阳王也逃往浙江,岛上一片混乱。军落入本地人顾荣和黄五常手中,他们立刻又起了矛盾,结果顾荣被杀。十一月十日,荆本彻率海军来攻,他的水军之前在舟山得到恢复,并进攻南京附近的,取得一次重大胜利,但部下却因战利品问题同海盗同盟发生争执。可能在回舟山途中,他转而再来攻击崇明这个自己的老根据地。但施闭城抗拒,其原因肯定是担心剃发后遭到报复。但荆当天就攻破了这个孤城,并擒杀了施,次日又杀黄五常等人。然而他的收复只维持了17天,十一月二十七日,清军船队到来,荆军溃败,仅剩3艘船逃往舟山。吴淞总兵李成栋在船头下令封刀(以示不屠城),崇明城内百姓于是出降。第二阶段:拉锯战,1646-1656就这样,到1646年初,难得的安宁降临到长江三角洲这片战乱地区,农民骚动停止。崇明的投降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清军对江南的平定。但“崇明岛上麻子顾三领导的海盗人数增加了,当地的土匪变得更加猖獗,因而乡绅们加强了他们的卫兵1645年冬天之后,崇明岛仍然经常有海盗船入港停泊,清朝海军不止一次地在那里与复明分子的部队遭遇。虽然清巡抚土国宝立刻任命副将李魁来防守,但1646年正月,崇明岛就再次遭到明军张名振[16]部的袭击,距清朝招降该岛刚过去1个月。当时清南京提督毛九华指出,长江下游如果和上游的武装(尤其是安庆一带各抵抗组织)联合起来,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显然,复明者也看到了这一点。当时南明海军在江南的主要抵抗力量聚集在舟山,崇明岛的丧失,对他们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如果明水军仍保有这个岛屿,就能以此为基地,沿长江向内攻击,并可能在清军兵力薄弱时与上游武装取得联系,从而一举光复江南从舟山出发的南明海军对崇明的骚扰袭击就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战斗。1647年4月,清廷恢复招抚策略。但5月,明水军200余艘沙船就在沈廷扬率领下由舟山来攻,因崇明城戒备森严而退却。之后,他们转攻江南的鹿苑,结果在一个闷热天气里遇到一阵小台风,大败,沈廷扬被捕而死。这一年,清苏松总兵吴胜兆举兵反正,蜡书求援。张名振奉命率水师急驰崇明,途中遇海啸,大风覆舟,士卒死亡大半。张名振与张煌言侥幸得脱,间道返回象山南田。与浙东水师衰落同步的是福建郑氏海军的复兴。1647年1月,郑成功在烈屿誓师反清,1650年夺取厦门作为基地,并立刻成为南方抗清的主力之一。在其鼎盛时期,郑军有陆军72镇,水师20镇5千余艘船,士卒近20万。1651年,舟山失陷,军民死难者1万8千人。张名振等当时正在海上,被迫护鲁王暂避厦门,郑成功令入金门岛安置。次年张奉郑成功号令,誓师北伐,进屯崇明岛,破镇江,后援军不继,再退守崇明。之后在1654年4月及5月,张又两次攻入长江口。十一月底,张名振军据平洋沙,被当地沙民偷袭,丧失17艘船;张以作为报复,烧千余家。崇明城中守军300人及乡勇千人半夜出击,全军被张击溃。根据县志的记载,此后一两年里舟山明海军的骚扰十分频繁,并经常焚烧民居及劫掠人质。1655年,张名振与张煌言合兵三入长江,但兵力单薄,无功而返。于是会同郑军攻占舟山,年底死于军中,部队交给张煌言。死因不明。清江南总督马鸣佩当时写给朝廷的报告称“据来降兵丁报告,因张名振攻打崇明岛失利,郑成功要提名振去杀。名振惊愤得病而死”。1656年,舟山再次被清兵攻破,并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所有居民迁移到大陆;最后撤离时,将一切城垣、要塞、哨卡乃至民居等尽行焚毁。这一年秋天,长期在江南海岸来回骚扰袭击、活跃在崇明岛的海盗顾三也被抓获处死。张名振的逝世以及舟山的再次失陷,代表着浙东抵抗力量的衰败,而舟山的复明海军基地与崇明的关系本来最为密切,也是极力主张和意图攻取崇明的。第三阶段:清军海防的加强与郑成功的失败,1657-1661顺治十四年(1657),清宣布“增设崇明水师总兵官,调拨江宁、江苏、安徽各省标兵万人,分防吴淞江及崇明诸口”。这一设置对陆军为主的清军来说,是开创先例的,并早于1659年设置的京口左右两路绿旗水师总兵官。按崇明仅为一中等县,县令为正七品,而水师总兵则是正二品,这标志着崇明成为清朝海防的最前沿地带,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清廷设置崇明水师总兵总体策略是以近海防御为主,所谓“国初海防,仅备海盗而已”[。1657年出任水军提督(从一品,提督为一省最高军事长官)的是名将梁化凤,率军万人,驻防崇明、吴淞。梁是陕西长安人,曾参与平定山西,“二十二战皆捷”,之后又在江南平定太湖群盗。1655年升苏松总兵,在浦东高桥多次击败张名振军,并追击至其屯驻地崇明平洋沙,予以讨平。梁认为“平洋沙悬隔海中,戍守不及”,建议屯驻重兵,并沿海筑大坝,引水灌田,整顿崇明的军政和农业生产。两年后(1659),郑成功大举进攻,发动长江之役。五月初四,大军在舟山烈港听议进取长江事宜,其中专门讨论了“分程开驾入崇明事宜”,决定分别停靠崇明的三个沙岛;并派出间谍入长江刺探情况,被梁化凤察觉。五月十八日,郑军趁风一日夜内由羊山(今浙江小洋山)全军开到崇明,郑成功驻扎新兴沙。并再申军令:“崇明等处地方,可以安插提督、统镇、大小将领家眷,为我师根本之地,与思明州一体。其地方百姓,最宜抚绥,凡有骚扰,有杀并连罪无赦。”当时张煌言建议郑成功攻下崇明作为基地:“崇沙,江海门户,悬洲可守,不若先定之为老营”,一旦有疏失,也可进退自依。但这一建议没有得到纳,郑成功急于进攻,并进围南京。但现在,江南已经不存在有组织的起义来接应他了。这一大意给梁化凤以战机。七月,梁奉命率部兵三千人疾驰赴援南京。七月二十三日,设计擒获郑军大将甘辉[甘辉1655年四月受封为崇明伯]。郑军溃败,在长江上船只又被梁化凤部将烧毁不少。梁预料到郑军可能攻打崇明,本已有部将留守,这时再派军赴援。八月八日,郑军退到崇明。郑成功召集诸将议论,表示“欲克崇明县,以作老营”,然后再从厦门调一支军队前来攻打,以“逼其和局速成”。当天,郑军到崇明城下说降,着手攻城。八月十一日早晨9点左右,开始用大炮攻城。郑成功亲自督阵,到夜晚已经轰掉西北角100多个墙堞,随即添平壕沟架云梯肉搏。城中守军坚持抵抗,打退郑军7次进攻。郑军部将韩英、王起俸死于这一战役。郑成功本想再行强攻,但被部将周全斌劝止,认为城池坚固,深沟高垒,难以攻破,何况敌军援兵可能很快赶到,得到这一孤城绝岛,并无意义。当日晚,郑成功答复清提督马进宝,表示攻打崇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辟除全军覆没的谣言,“吾故打开崇明,安顿兵眷,再进长驱。……我今才施数铳,其城已倒及半,明日安炮再攻,立如平地。”心里其实已经放弃这一打算,次日(八月十二)出兵四乡搜罗粮草,十四日即拔营回福建。在这一次战役中,郑成功打垮了清舟山守军,但在崇明却遇到顽强抵抗,该岛居民因为这一表现,后来受到鳌拜的免赋嘉奖。看起来似乎他们抵抗明军比对清军还强烈,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担心遭到报复。当时反清的军队,见到已剃发的汉人,经常杀戮很惨。郑成功围南京时,满族军人只有500人,主要是汉军旗人在抵抗。郑成功在这次失败后再也没有北上。1661年5月,清下令在江浙大规模整顿沿海防务体系,修建桥梁、道路、堡垒、建造船只。当时郑成功在闽南的根据地也遭到清军袭击,于是调军东进,收复了台湾。梁化凤的这一长江之役中清军的首功之臣在这一年(1661)因功授江南提督,当时人认为台湾尚未收复,提议援引广东、福建的情形,在苏州、松江两府的滨海地区立界,实行海禁,把居民全部向内地迁移,遭到梁的反对。他认为与其放弃沿海肥沃之地,还不如将这些地的赋税拿来养兵防守,海禁毕竟是祸民之事。这一建议最终被顺治帝纳。崇明岛的军事价值崇明是长江河口的泥沙冲积岛,自唐武德年间(618-626年)浮出水面后,每年面积都在变化。明清之际其面积还远小于目前(1200平方公里),大约只有500平方公里左右(舟山岛为502 km sq) ;当时人口大约在20万人左右。作为一个江海交汇处的孤岛,崇明历史上很少卷入战争,而如卷入战争,则必定是从海上来的军事力量(例如海盗、倭寇、郑军、战争时的英军)。因为只有海上势力抵达时,这里才成为它与大陆势力争夺的焦点;而对两支冲突的陆军来说,即使战争就发生在崇明附近,崇明也不过是一个没有价值的孤岛罢了(例如太平天国席卷江南,与清廷对峙多年,却没有攻入过崇明岛)。在明清之际清军南下时候,东部的抵抗势力最后全在沿海一线展开。其中崇明、舟山、闽南的厦门及金门是三处最重要的支点。如果1646年后崇明一直坚守在明军手中,情势很可能有相当的不同。江南是抵抗清军最顽强的地区之一,崇明如果能坚守,则能成为抵抗运动的基地,进而与上游安庆山区的力量联合。如果能有组织地抵抗下去,重演南宋时的一幕,也未必不可能——当时金兵已攻到宁波,最终还是退缩回了江北。其次,崇明作为一个复兴基地的存在,将牵制清军的兵力,使西南地区李定国等部的压力得到缓解。然而遗憾的是:当时明水军内部矛盾极多,政令不一,反多自相残杀,最后被得以各个击破。如果崇明能得以坚守(从与郑军的顽强抵抗来看,是很可能做得到的,尤其清初水军很弱),则明海军还可以以此为基地,北上骚扰。崇明往北直至辽东的航线,一直是非常发达的。远的如元初漕粮海运的创始人、崇明海盗朱清,近一点如明末的商船海运专家、另一个崇明人沈廷扬,他曾通过海道运粮到辽东。当然,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如果郑成功之前攻破崇明,他很可能也不会在两年后收复台湾了。事实上,他收复台湾前的宣言,与攻打崇明之前的话,十分相似:“我欲平克台湾,以为根本之地,安顿将领家眷,然后东征西讨,无内顾之忧,并可生聚教训也。”虽然今天来看,崇明与台湾相比极为悬殊,然而当时并非如此:当时台湾几乎没有汉人,也很少耕地;而崇明至少还有20万百姓及大片良田。攻打台湾时,郑成功部下几乎都不想去,郑本人在攻下后不久就病死,年仅39岁,与台湾的瘴疠及部下的违抗(当时台湾无粮,郑军部下在海峡对岸不运粮至台)有很大关系,而崇明至少没有瘟疫横行;台湾守军荷兰人只有一千人,但火力很猛,崇明守军至多五千,但更容易攻下。而且收复台湾使荷兰人与郑氏更加成为死敌,后来荷兰人便出兵帮清军攻打郑军。收复台湾,以当时的局势来看,只能使人觉得光复中原更加无望。单纯以中国而非世界的局势来看,台湾的在当时的军事价值还未必高于崇明岛。然而历史总是有很多预料不到的事,也许随着海禁和清军在大陆统治的稳固,郑成功迟早要被逼去收复台湾以为根据地,但1659年长江战役的失败及崇明岛的顽强抵抗,

一大天中日月明良月为朗

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是柴

议论吞天口

功名志士心

土城土环城成土

金镜金熔镜竟金

厅前种竹先生笋

庙后栽花长老枝

(此联有双解,一解为字面意思,另一解为:先生损——被先生损坏,长老知——长老知道了)

画上荷画

书临汉字翰林书

二猿断木山林中,小猢狲也能对锯

一马失足淤泥内,老畜生怎样出蹄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落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咸

大大妈大模大样骑大马

老姥姥老夫老妻赶老羊

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

妞妞轰牛牛佞妞妞拧牛

姥姥喝酪酪落姥姥捞酪

舅舅架鸠鸠飞舅舅揪鸠

墨童磨墨墨溅墨童一脉墨

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猫卧墙头风吹猫毛毛动猫不动

鹰落树支日照鹰影影斜鹰不斜

佛手献佛,佛伸佛手,佛拿佛手,佛喜爱佛手,佛夸佛手香

鸡眼喂鸡,鸡睁鸡眼,鸡瞅鸡眼,鸡不吃鸡眼,鸡嫌鸡眼臭

景物篇(四季风景、摆设物件等的描绘)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日晒雪消檐滴无云之水

风吹尘起地生无火之烟

池中荷叶鱼儿伞

梁上蛛丝燕子帘

天做棋盘星是子谁人敢下

地当琵琶路为弦哪个能弹

一女梳妆双镜高悬三对面

孤灯挂壁二人行礼四躬深

鼓上着棋棋敲鼓响将军出

锣内支撞锣鸣爆子来

红烛泪流莫非火烧心痛

铜钟声吼想来木撞腰疼

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

三年一润,五年再润,阴阳无错无差

雨打竹竿光棍流泪

风吹葫芦和尚摇头

犬行雪地梅花五

鸡踏霜桥竹叶三

鸡犬行雪地梅花衬竹叶

猴马过霜桥佛手配香橼

柳影呈河鱼上树

槐荫落地马蹬枝

锅漏漏干船漏满

灯吹吹灭火吹燃

道旁麻叶伸绿手,要甚要甚?

池内荷花攥粉拳,打谁打谁?

地名地理篇(以地名为对的)

(北京地名)

蚕池口养蜂夹道未见吐丝酿蜜

火把场喇嘛胡同怎能吹气冒烟

四川营一尺大街镇江上坎儿

陕西巷半截胡同苏州下坡儿

(注,四川营:宣武区四川营胡同;陕西巷:天桥八大胡同之一;一尺大街:杨梅竹斜街西头;半截胡同:菜市口,镇江上坎:房山镇江营;苏州下坡:崇文门内大街有苏州胡同和苏州巷。本人不是北京人,有些地名可能今天已经没有了或改动了,如有谬误敬请指正。)

黑塔寺不见黑塔

白云观没有白云

八里庄儿何足八里

三家店儿岂止三家

(天津地名)

小王庄上梨栈南市三不管

大红桥前鼓楼西开咸水沽

(其他地名)

乾地三波水晶盘托金山寺

满天星斗珍珠伞罩紫霞宫

天子祭天坛驾至天桥天未晓

地藏游地府盘查地狱地无知

万瓦千砖百工造成十佛寺

一船二浆三人划过四仙桥

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五台山后五层台,台、台、台。(学打小锣声音)。

人情篇(人情世故、励志舒怀以及吉祥话儿之类)

牛拉牛车驮牛肉牛心何忍

狗钻狗窝啃狗骨狗嘴无情

事不关心关心则乱

人无下贱下贱自生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

谋衣苦,谋食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阔大爷,上饭庄,花天酒地,猜拳行令,得意,得意得很

穷苦人,走河坝,愁眉苦脸,满腔悲愤,哎唷!哎唷!哎唷

如曼倩化身滑稽突梯开通民智

似凫西再生慷慨高歌醒世金铎

小人言谎行红就绿转面来充君子

丈夫说话如白染皂改悔即为英雄

其他:

南大人向北征东进西退

春掌柜卖夏布秋进冬藏

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

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马吃马牙枣

羊啃羊角葱

小老鼠偷吃热凉粉

短长虫盘绕矮高粱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哞)

河内荷去何人戴

市上柿子师傅买去是谁吮

传统相声《卖春联》中的春联

(又名《写春联》,有命题,带横批)

过年自嘲:

人过新年二上八下

我除旧岁九外—中

横批:穷死为止

(“二上八下”指的是包饺子,“九外一中”说的是捏窝头)

盐店:

以水为本 千里有盐非私卖

借土成形 虽然纳税是官行

横批:盐是咸的

说相声的:

讲古谈今称谑语 何惹哄堂大笑聚财源 千般演艺千般艺

论世说俗据知源 偶逗众位悲欢和颜笑 一日赚来一日空

横批:永远苦力

双簧:

说真学演成一人

前演后唱嗓子两条

横批:不许放屁

大鼓女角儿:

穿红挂绿献千娇 慢启朱唇调新韵

着紫披蓝生百媚 轻敲牙板唱旧歌

横批:老了玩完(大腿真白)

烟馆:

孤灯一盏 照尽平生事业

短棒半根 打倒无数英雄

横批:永不让开

(当时已经禁烟)

戏园子(其他版本见附录):

金榜题名虚富贵

洞房花烛姻缘

横批:出出进进(出将入相)

摊煎饼:

铛圆面稀刮开大

葱多酱少卷上长

横批:越吃越短

茅房:

进门来呲牙咧嘴

出户去展眼舒眉

横批:先拉后擦

(旧)澡堂

金鸡未唱汤先暖(或作:汤先热)

云板轻敲客满堂(或作:红日东升客满堂;玉板轻启客早来;旭日初临客早来)

(新)浴池

身有贵恙休来洗(或作:休出浴,上下联词尾为“浴池”)

年高酒醉莫入池

横批:脱了再洗

剃头铺(理发馆)

进门来苍头秀士(或作乌衣秀士)

出户去白面书生

横批:不刮眉毛

观众:

请诸君到此处消遣

听我们说相声敞笑开怀

横批:多福多寿

自己(逗哏):

生来一身书生意气

学得满腹经纶文章

横批:人见人爱

(捧哏的)结婚:

宾朋贺喜百余位

新娘携子两三人

横批:进门当爹

(常用底)

火车:

以铁为本行千里

借火成行入万人

横批:就怕出辙(出轨)

(李德钖 张德泉版本之底)

附录,不大常见的一些对联,也曾出现在本段中:

戏园子1:

学君臣 学父子 学夫妇 学朋友 会千古忠孝节义 细细看来慢道逢场作戏

或高贵 或贫贱 或喜怒 或哀惧 将一时离合悲欢 重重演出管叫拍案惊奇

横批:出来进去

(此联为北京广和楼戏台上的楹联)

戏园子2

大千秋色在眉头,看遍翠暖珠香,重游瞻部

十万春花如梦里,记得丁歌甲舞,曾睡昆仑

(大栅栏庆乐园楹联,已毁)

戏园子3:

尧舜生、汤武净;五霸七雄丑末耳,伊尹太公便算一只耍手,其余拜将封候,不过摇旗呐喊称奴婢

四书白、六经引;诸子百家杂说也,杜甫李白会唱几句乱弹,此外咬文嚼字,大都沿街乞食闹莲花

(此联为镌刻在圆明园戏台上的楹联,纪昀所作)

戏园子4(新话剧戏台):

你打起脸来,全凭了几件衣裳,今日顿失昨日样

我睁开眼看,任你尽百般丑态,上台总有下台时

(传为清光绪年南京某戏台对,台湾吴魏版用来形容新剧,疑为暗讽时事)

台湾魏吴版还有几个特别的对联:

搪帐1:

欠债未还皆因窄

成心要钱谁过年

横批:过年再说

搪帐2:

拍马凝枪赛霸王之勇来要帐

破出死命用孔明妙计不还钱

横批:急了动刀

(捧哏的)家:

虽居烟花柳巷

我乃安善良民

横批:钱少不成(概不赊欠)

烟花地:

月静更消推杯换盏多欢乐

五鼓天明人离财散落场空

横批:明个再来

现代版(非传统内容只收纳少量作为代表):

饭铺:

煎炒烹炸任君随意选

参豚肚翅做得味道鲜

横批:开么

搞对象:

河边并坐双双影

马路漫步对对人

横批:一男一女.

流莺:

华灯初上点唇扑粉斜倚门前站

警察一到似鼠畏猫赶快藏起来

横批:不是我呀

单口相声《解学士》里的一些对联:

(有几副重了上面的,留存)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俗对儿)

汉瓦当文延年益寿,

周铜盘铭富贵吉祥。

洪范五福先言富,

大学十章半理财。

苏季子当金钗六国封相

张公芝还宝带五世其昌

(当铺)

进门来乌衣秀士

出户去白面书生

(剃头棚)

驮山宝换国宝宝归宝地

以乌金卖黄金金满金门

(煤铺)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门对千棵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横批:大块文章

小孩扬土土飞空,

大人有气气难生。

井底之娃一身绿

锅中熟蟹披大红

(或作:

出水蛤蟆穿绿袄

落汤螃蟹披红袍)

小犬乍行嫌路窄,

大鹏展翅恨天低。

风吹马尾千条线

日照龙鳞万点金

童子看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讲命,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雪落缸沿,天赐一条白玉带,

烟熏火判,地产半幅皂罗袍。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闲人免进贤人进,

盗者休来道者来。

书童磨墨墨抹书童一脉墨,

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

铜盆冻冰金镶玉

荷叶洒雨翠叠珠

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二更鼓两面锣,嘡嘡嘡嘡。

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猢狲也敢对锯;

一马失足淤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

风不摇,雨不扫,蟾不叫,钱不掉,一大仙张嘴笑;

车无轮,马无鞍,相无权,炮无烟,二人走红占先。

(另一版本:

龙不吟,虎不啸,鱼不跃,蟾不跳,笑煞落头刘海;

车无轮,马无鞍,象无牙,炮无火,活捉塞内将军。)

对诗:

忽听门外一声叭,花红小轿把人搭,今晚洞房花烛夜,明日双方做亲家;

忽听屋内一声啪,原是曹安来端茶,茶盘掉地茶水洒,当时气坏老冤家。

我乃上方玉女星,玉帝命我下天庭,只因娃娃闹相府,看我法宝白玉瓶

因你私自下天庭,上方差下左金童,赶快随我去交旨,命我收回白玉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