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补贴_2012油价补贴
1.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比较
2.关于中国经济走向是怎样的
3.油价最便宜国家有哪些?
4.行业研究报告的分类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行业概况
1、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2、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接近800万辆
2020年10月,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其中明确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20%左右。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我国汽车销量将达到3000万辆。前瞻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进行预测,到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402万辆,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达到783万辆。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比较
新能源汽车拥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现在的技术和发展来看,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大趋势:
1、车型轻量化、能源效率更高
2、高端新能源车份额将逐步增加
3、智能化、网联化将为新能源汽车市场赋能
新能源汽车车型轻量化,一方面因为电动车没有发动机和传动系统,车身结构简单很多;另一方面高强度钢,铝合金以及塑料复合材料的多材料耦合应用也会降低车身重量。
从能效的角度看,因为没有燃烧、传动过程中的巨大消耗(燃油车的能量使用率不到30%),电动车的能源效率将会有巨大的提升。
从供给端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市场开始出现续驶里程更长、技术含金量更高、体验性更强的产品。
从消费端来看,主流、高端及豪华型新能源汽车产品份额将逐步增加,而入门级的份额将逐步下滑。随着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完全退出,缺乏技术、服务价值的低端产品将失去竞争优势。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以及汽车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升级将是大势所趋。
无人驾驶需要感知、决策、执行三个层面的几十种零部件高效,稳定地配合工作才能完成,而新能源汽车所有零部件均由电力驱动,大幅度降低了各零部件间协作的技术难度,提升了自动操控的安全性。
新能源汽车向智能网联汽车升级将是未来的发展大趋势。
新能源是什么意思?
是指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关于中国经济走向是怎样的
GDP :2003 年中国GDP总量为1.08 万亿美元,列世界第六位,印度GDP达4794.04 亿美元,居世界第12位。按 PPP 计算 GDP,20043年中国GDP为49660 亿美元,印度为24320 亿美元。2004 年中国人均G DP 牗 PPP牍为4329 美元,印度为 2464 美元。1990 —2000 年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10.3%,印度为6%。 印度已经落后中国一大圈 时间:2005/03/11出处: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3月5日一期发表文章对比中印两国的发展,正标题为《巨大的差距》,副标题为《如果这是一场赛跑,那么印度已经落后一圈》。文章摘要如下: 城市面貌差距明显 相隔几年重访北京或上海,你会对眼前的变化感到目不暇接。走出新机场,新的高速公路就把你带进市区。路边不时出现一些新的高楼大厦,以前熟悉的建筑物似乎在水泥丛林中消失了。中国部分地区也许经历了历史上最大的建筑高峰期。 而回到德里或孟买,却一切依旧,令人有点沮丧。机场惟一的变化是拥挤的移民大厅里的排队系统有所改善。通往市区的道路即使在夜里也严重堵车,卡车上印着“请鸣笛”的标志。在交通堵塞的路段,残疾人和怀抱婴儿的年轻母亲隔着车窗乞讨。也有一些新的建筑物或新的公路,在德里,还出现了一条崭新的地铁。但是,正当邻国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时候,印度从外表看几乎仍然是老样子。 要衡量这种差别是困难的。印度人说,中国的统计数字是那些想给上司留下好印象的地方官员编造出来的,这些统计数字不可靠。可是,从广义上讲,这些统计数字所显示的趋向以及它们所说明的问题————中国超过印度————是合乎情理的,而且也符合眼见的事实。反对用统计数字作依据只是印度人否认中国超过印度的一种做法。 许多印度人很不耐烦,认为外国人只看到机场和乞丐等落后的一面,却看不到印度取得的许多成就———包括印度最近高速发展的经济。连一些外国人也忍无可忍,不知道那些外国人为什么要透过这种低效率和贫穷现象来看印度所取得的成就,不知道他们的东道主如何能长期在这种低效率和贫穷的背景下谋求发展。中国的变化给他们提供了敲打印度的棍子。 中国GDP十年来增长更快 可是,在中国也有乞丐,数据方面的差距也是最近才出现的现象。用人均购买力来衡量,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超过印度。自那以后,两国经济都有了飞速的增长。印度的GDP在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增长5.6%,从1991年至2003年期间平均每年增长5.8%。中国的增长是可以比较的,但起点高得多,在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增长9.3%,从1991年至2003年期间平均每年增长9.7%。 由于印度人口增长率高得多,人均GDP差距变得更大了。在1990年至2003年期间,中国人均GDP平均每年增长8.5%,而印度只有4%。因此,2003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按目前的美元汇率折算————是1100美元,而印度只有530美元。鉴于两国不久前还大体相当,这种差距是令人吃惊的。考虑购买力因素进行调整后,中国的富裕程度比印度超出70%。 从“千年角度”研究两国情况的经济历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认为,两个世纪前,中国略富于印度,但自那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比印度穷。按1990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印度人均国民收入从1820年的533美元增长到1913年的673美元,而中国却从600美元跌到552美元。到1950年,印度人均国民收入是619美元,而中国只有439美元,尽管从绝对数字看,中国在全球GDP中所占的份额仍然排在印度之前。自那以后的每个十年中,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率都超过印度。 这一发展的一个结果是,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印度的人口和GDP在世界总人口和总GDP中所占的百分比基本保持不变。而中国的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1/4降到1/5。在20世纪里,中国经历好几次严重的自然灾害,在1958年至1961年又经历历史上最严重的人为的饥荒。自1980年起,严格控制生育的政策遏制了人口增长率。与此同时,中国在世界总GDP中所占的百分比———考虑购买力因素进行调整后————已经从1913年的8.9%增长到2000年的11%,去年又增长到13%。 国际贸易差距很大 用国际贸易来衡量,两国之间的差距就更大。在1990年,中国在世界出口中所占份额是1.9%,在世界进口中所占份额是1.6%。到2003年,中国在世界出口中所占份额是5.8%,在世界进口中所占份额是5.3%。去年,双向贸易增长36%,中国超过日本成为第三大贸易国,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贸易额与GDP之比增长70%以上。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接近那个数字。而印度的贸易额与GDP之比只增长23%。 印度的贸易也增长很快,去年增长16%。即使如此,印度去年的双向贸易总额只有1500亿美元左右,在全球贸易总额中年占份额不到1%。连续三年,中国贸易增长的部分都超过印度的外贸总额。这意味着两国在全球贸易系统中的分量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改变了相互间的看法。印度出口商在两年前担心中国的竞争可能是他们的末日,现在却担心中国实现硬着陆可能会破坏正在发展中的一个大市场。 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印度的将近五倍,在2004年增长2070亿美元,到年底达到6100亿美元。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中国已经成为富国经济论坛中的一个重要伙伴。根据它自己提供的数字,中国去年在全球商品贸易增长中占12%。 印度贫穷人数比中国多 中国以及中国人民担心正在出现的贫富差距,但是,经济迅速增长已使生活在贫困状态的人口比例大大下降。据世界银行说,靠每天不到1美元生活的人数(用购买力平价来衡量)在1981年到2001年期间减少了大约4亿人。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戴维·多拉尔说:“贫穷已经基本上消灭了,对此我们很有信心。”但印度还没有消灭贫穷。据印度提供的数字,印度贫穷人数在17年至2000年期间减少6900万人,但仍有2.6亿人仍然生活在贫穷中。世界银行估计,35%的印度人靠每天不到1美元生活,而只有17%的中国人靠每天不到1美元生活。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的统计数字,中国营养不良的人数在1990—1992年期间有1.94亿人,十年后已经减少到1.42亿人。在印度,相应的数字是2.21亿人和2.16亿人,说明其营养不良的人数仍占世界营养不良人数的1/4。印度大约47%五岁以下的儿童体重过轻,而中国只有10%。印度的婴儿死亡率是65‰,而中国只有30‰。印度人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是63岁,而中国人是71岁。印度的成人识字率是57%,而中国是91%。 在联合国开发署设计的人类发展指数中,中国得分0.745(满分为1),在177个国家中名列第94位,而印度得分0.595,名列第127位。然而,值得引人注意的是,用这些基本生活标准来衡量,中国的起点比印度高得多。 当然,如果说人们可以从一大堆混乱的数据中找出最有说服力的统计数字来说明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差距的话,那么,这个统计数字很可能就是妇女文盲率。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中国87%的成年妇女识字,而印度只有45%。许多东西都是随女孩接受教育而来的:全家更高的健康程度和受教育程度以及更长的寿命;更有生产力的工人;以及对工业化和都市化进程的推动
油价最便宜国家有哪些?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就是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从外贸型经济转变为内需型经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前外贸型经济因为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受到了打击,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呈萎缩状态,
并且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经济转型也会重振制造业,这对我国未来的商品出口也是不利的因素。
为了消化外贸出口的萎缩,和达到我国经济长久持续稳定的发展,我国经济急需从外贸出口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转变,也就是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实现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
扩展资料:
2019年11月2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依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国家统计局对2018年GDP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
主要结果为2018年GDP为919281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82亿元,增幅为2.1%。
修订后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4745亿元,比重为7.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64835亿元,比重为39.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801亿元,比重为53.3%。
行业研究报告的分类
第十位:阿尔及利亚,每升0.32美元(约合RMB 2.0元)
阿尔及利亚是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石油储量居非洲第三,排在前两位的是利比亚和尼日利亚。
第九位:阿曼,每升0.32美元(约合RMB 2.0元)
阿曼是中东地区非OPEC成员中,已探明产量的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其石油储量约为55亿桶。该地区石油产量从2007年开始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截至2010年,其年产油量已经达到了86万桶,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已经占据该国GDP的47%。
第八位:埃及,每升0.30美元(约合RMB 1.9元)
埃及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同时也是非洲最大的炼油地。由于其国内需求上升,该国也会进口一些石油产品。另外,2010年时,该国的石油产量已经下降到每日73.6万桶,而天然气则有望成为一项更大的收入来源。
第七位:卡塔尔,每升0.24美元(约合RMB 1.5元)
作为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和OPEC成员国,卡塔尔在2009年的世界原油最大出口国排名中位列第16位。随着经济发展,低价和石油补贴的实施,自2000年以来,卡塔尔的国内石油消费量已经增长了3倍。2011年,卡塔尔成为海湾国家中人均GDP第二高的国家。据悉,卡塔尔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54亿桶,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占到该国GDP的50%以上。
第六位:科威特,每升0.22美元(约合RMB 1.4元)
科威特石油储量居全球第六位,是OPEC中的顶级石油生产和出口国。石油出口收入占到科威特GDP的一半以上,占到该国国家财政收入的95%。科威特石油总公司,到2020年石油产能将增长到每日400万桶。相对于出口而言,科威特国内消耗的石油量较少,去年科威特87%的石油产量用于出口。
第五位:巴林,每升0.21美元(约合RMB 1.3元)
相比邻国而言,巴林石油产量较少,其主要经济发展动力来自扩展零售和旅游等,目前巴林已经成为波斯湾地区的银行中心。2005年,巴林与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并被联合国作为阿拉伯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鉴于巴林国内局势的变化,其国内汽油等补贴可能被很快取消。
第四位:土库曼斯坦,每升0.19美元(约合RMB 1.2元)
鉴于国内政策的变化,土库曼斯坦的汽车车主可能会享受到每月120升的免费汽油,这也意味着每升0.19美元的汽油价格形同虚设。但该国承诺的补贴会至少持续到2030年,相对石油储备较低的情况而言,这样的承诺是否会兑现,还尚不清楚。
第三位:利比亚,每升0.14美元(约合RMB 0.88元)
在去年反抗卡扎菲期间,利比亚的石油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损坏,该国最大的炼油厂也被关闭。目前,该国在临时执政委员会的执掌下,正在恢复生产和出口石油能力的过程中。
第二位:沙特阿拉伯,每升0.13美元(约合RMB 0.82元)
沙特阿拉伯每年在汽油、柴油价格方面的补贴约为133亿美元。OPEC近期宣布,在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方面,委内瑞拉已经超过了沙特阿拉伯。但拉丁美洲对石油投资者的吸引力还非常小,因此,沙特阿拉伯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据悉,今年一月该国每天原油出口750万桶,现在这一数字已经提升到900万桶,以如此产量出口原油将会维持多久?全球石油价格是否还会持续攀高?
第一位:委内瑞拉,每升0.05美元(约合RMB 0.32元)
随着2012年10月的国内大选临近,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深知提高汽油和柴油价格将是政治上冒险的一步。该国上一次试图提高汽油价格还要追溯到1989年。预计,委内瑞拉很有可能会在未来继续维持燃料比瓶装水更低价的情况。
常规行业市场研究介于产业研究与市场研究之间,糅合两者的精华,属于企业战略研究的范畴。一般来说,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研究行业的生存背景、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产业生命周期、该行业在整体宏观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以及各自的发展演变方向与成长背景;
二是研究各个行业市场内的特征 、竞争态势、市场进入与退出的难度以及市场的成长性;
三是研究各个行业在不同条件下及成长阶段中的竞争策略和市场行为模式,给企业提供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根据当前全球咨询产业系统,顶级的服务是战略咨询(国家级项目),高级服务是顾问咨询(企业巨头项目),普通级服务是市场研究报告(大众型研究资料)。一份标准的市场研究报告包括:行业概况,产业格局,竞争分析,历史、现状、趋势分析。数据占据30%-45%的价值比例,分析研究占据50%左右的价值比例,其他内容占据少于10%的价值比例)
因此,行业研究的意义不在于教导如何进行具体的营销操作,而在于为企业提供若干方向性的思路和选择依据,从而避免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常规行业研究报告对于企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是,身为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平时工作的忙碌没有时间来对整个行业脉络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一份研究报告会对整个市场的脉络更为清晰,从而保证重大市场决策的正确性;
第二是如果您希望进入这个行业投资,阅读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是您系统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最快最好的方法,让您更加丰富翔实的掌握整个行业的发展动态、趋势以及相关信息数据,使得您的投资决策更为科学,避免投资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 行业监测,指长期对某个行业领域利用科学的计算方法与指标评价体系,对大量的行业数据信息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研究。通过行业的内外部环境、上下游供需、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的监测与研究,反映行业的生命周期、盈利能力,并预测行业发展前景的机遇与风险。
中安顾问是国内最早开展行业监测工作的咨询机构之一,已在厦门、上海、广州、深圳、福州、南京、杭州、青岛、大连、重庆等十余个城市拥有分公司、办事处或合作机构,并与全国100多家具备资质的专业调查执行公司建立起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得中安顾问的行业监测和调研网络覆盖全国75%的城市。 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在多个领域居全球之首。截止2012年,我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增加到63GW,同比增长39.8%,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风电大国,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kWh;我国光伏新增装机4.8GW,同比增长220.0%,总装机容量达7GW;核电在建机组30台、容量32.73GW,同比增长175.3%,在建规模全球领先。
中国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国,实现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的平衡将是未来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按照国家规划,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的比重将提高到15%。为此,“十二五”期间首要任务就是要培育和发展新能源产业。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培育新兴战略产业步伐加速,节能减排与新兴能源产业的战略地位将愈加突出,未来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仍将处于快速道,有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以定量及定性的方法深层次地剖析了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产业特征、市场规模、发展布局及发展热点,帮助客户系统、准确地把脉产业发展轨迹。
通过对新能源行业产业链环节的梳理,对整个产业链价值流向和升级演化进行详细阐述及分析,理清产业发展方向。
从产业规模、经营状况、SWOT分析等多个维度总结企业表现,对于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
通过深入分析新能源行业的投资机会、进出入壁垒及投资风险,给出更加科学和完整的投资建议,帮助投资者精准地进入市场,获取利益最大化。
以科学合理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新能源行业的预测体系,确保得出具有前瞻性、价值性的预测趋势及结果。 第一章 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基础条件
1.1 条件
1.1.1 化石能源日益紧缺
1.1.2 新能源储量及分布
1.1.3 新能源的综合利用
1.2 社会条件
1.2.1 能源问题引发经济社会问题
1.2.2 气候变暖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1.2.3 能源和环境问题成为重要政治议题
1.3 技术条件
1.3.1 主要新能源技术介绍
1.3.2 我国加强新能源技术国际合作
1.3.3 新能源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1.3.4 新能源发电技术解析
1.4 其他条件
1.4.1 人才
1.4.2 资金
1.4.3 设备
1.4.4 配套设施
第二章 国际新能源产业发展分析
2.1 全球新能源市场发展状况
2.1.1 发达国家加速发展新能源提振经济
2.1.2 2011-2012年全球新能源市场分析
2.1.3 国际新能源产业结构面临发展变局
2.1.4 经济全球化下国外新能源开发的策略
2.1.5 各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
2.2 欧洲
2.2.1 欧盟各国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2.2.2 欧盟积极投资新能源技术研发创新
2.2.3 2011年欧洲新能源补贴政策出现分化
2.2.4 2012年英国继续推动新能源开发利用
2.2.5 法国不断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
2.2.6 德国实施新政发展绿色能源
2.3 美国
2.3.1 美国新能源开发利用全面推进
2.3.2 2011年美国新能源政策迎来拐点
2.3.3 2012年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
2.3.4 美国新能源政策综合分析
2.3.5 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2.4 日本
2.4.1 日本发展成为新能源大国
2.4.2 日本主导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2.4.3 2011年大地震加速日本新能源转型
2.4.4 2012年日本新能源政策动态
2.4.5 日本新能源战略解析
2.5 其它国家
2.5.1 澳大利亚
2.5.2 巴西
2.5.3 印度
2.5.4 韩国
2.5.5 以色列
2.5.6 哈萨克斯坦
第三章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3.1 中国新能源产业总体分析
3.1.1 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3.1.2 产业发展综述
3.1.3 主要发展成就
3.1.4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1.5 消费比重持续提升
3.1.6 多方力量助推产业崛起
3.2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特征
3.2.1 密集政策扶持新能源开发
3.2.2 新能源利用步入发展快车道
3.2.3 技术转化速度与国际同步
3.2.4 市场竞争态势日趋激烈
3.2.5 产业集群特征逐步显现
3.3 中国新能源发电业简析
3.3.1 新能源发电行业蓬勃发展
3.3.2 新能源分布式发电潜力巨大
3.3.3 电力企业布局新能源发电市场
3.3.4 新能源电力定价机制分析
3.4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区域布局
3.4.1 产业集聚情况
3.4.2 区域分工情况
3.4.3 细分领域集聚特征
3.5 中国新能源产业空间布局趋势
3.5.1 产业整体持续朝政策和优势区域集聚
3.5.2 大型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不断朝市场终端转移
3.5.3 研发和销售环节朝资本和人才密集区集聚
3.6 中国新能源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6.1 行业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3.6.2 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3.6.3 制约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3.7 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3.7.1 行业发展的基本对策
3.7.2 推动产业发展的思路
3.7.3 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3.7.4 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3.7.5 区域市场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
第四章 新能源行业产业链分析
4.1 新能源行业产业链介绍
4.1.1 产业链结构
4.1.2 产业链生命周期
4.1.3 产业链价值流动
4.2 新能源产业链特征
4.2.1 产业链长
4.2.2 受工业影响较大
4.2.3 对外依存度高
4.3 新能源产业链上游——原材料
4.3.1 新能源材料市场投资升温
4.3.2 光伏材料市场总体分析
4.3.3 多晶硅市场产能及需求
4.3.4 锂离子电池材料市场概况
4.3.5 风电发展拉动钕铁硼材料需求
4.4 新能源产业链中游——设备制造业
4.4.1 风电设备制造业
4.4.2 光伏设备制造业
4.4.3 核电装备制造业
4.4.4 生物质能设备制造业
4.5 新能源产业链下游——商业化应用
4.5.1 风电并网不断提速
4.5.2 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升温
4.5.3 生物柴油市场的竞争格局
4.5.4 地热发电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4.5.5 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情况
第五章 新能源细分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5.1 太阳能行业发展分析
5.1.1 国际太阳能产业发展分析
5.1.2 国内太阳能开发利用状况
5.1.3 2011-2012年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现状
5.1.4 内需提振加速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
5.1.5 我国太能能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6 国内太阳能市场潜力巨大
5.2 风能行业发展分析
5.2.1 国际风能产业发展状况
5.2.2 中国风能的形成及分布
5.2.3 中国风能储量与有效地区
5.2.4 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状况
5.2.5 中国风能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5.2.6 中国风能开发面临的机遇
5.3 生物质能行业发展分析
5.3.1 中国生物质能丰富
5.3.2 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概况
5.3.3 能源紧缺加速中国生物质能开发
5.3.4 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模式
5.3.5 中国生物质能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5.3.6 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迎来发展机遇
5.4 核能行业发展分析
5.4.1 国际核能开发利用状况
5.4.2 中国核能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5.4.3 2011-2012年中国核电行业总体数据分析
5.4.4 中国核电产业SWOT分析
5.4.5 中国核能技术发展分析
5.4.6 中国核能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5.5 地热能行业发展分析
5.5.1 地热能利用相关技术分析
5.5.2 国际地热能开发利用状况
5.5.3 中国地热能利用市场发展状况
5.5.4 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的产业化分析
5.5.5 中国地热非电直接利用规模全球领先
5.5.6 中国地热能利用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5.5.7 中国地热产业发展目标与任务
5.6 氢能行业发展分析
5.6.1 国际氢能行业发展状况
5.6.2 中国氢能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5.6.3 中国发展氢能经济的有利条件
5.6.4 中国氢能利用技术进展分析
5.6.5 我国发展氢能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5.6.6 我国氢能开发利用发展趋势
5.7 可燃冰行业发展分析
5.7.1 国外可燃冰开发利用状况
5.7.2 中国开发可燃冰的战略意义
5.7.3 中国可燃冰开发总体分析
5.7.4 中国南海“可燃冰”丰富
5.7.5 我国可燃冰开技术分析
5.8 海洋能行业发展分析
5.8.1 海洋能利用的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
5.8.2 世界海洋能发展分析
5.8.3 中国海洋能储量与分布
5.8.4 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受到重视
5.8.5 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进展状况
5.8.6 中国海洋能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六章 新能源产业领先企业竞争优势及经营状况深度分析
6.1 新能源
6.1.1 企业简介
6.1.2 经营状况
6.1.2.1 财务状况分析
6.1.2.2 偿债能力分析
6.1.2.3 盈利能力分析
6.1.2.4 营运能力分析
6.1.2.5 成长能力分析
6.1.3 SWOT分析
6.1.4 发展模式
6.1.5 发展战略
6.1.6 投资状况
6.1.7 发展规划
6.2 华能新能源
6.2.1 企业简介
6.2.2 经营状况
6.2.2.1 财务状况分析
6.2.2.2 偿债能力分析
6.2.2.3 盈利能力分析
6.2.2.4 营运能力分析
6.2.2.5 成长能力分析
6.2.3 SWOT分析
6.2.4 发展模式
6.2.5 发展战略
6.2.6 投资状况
6.2.7 发展规划
6.3 龙源电力
6.3.1 企业简介
6.3.2 经营状况
6.3.2.1 财务状况分析
6.3.2.2 偿债能力分析
6.3.2.3 盈利能力分析
6.3.2.4 营运能力分析
6.3.2.5 成长能力分析
6.3.3 SWOT分析
6.3.4 发展模式
6.3.5 发展战略
6.3.6 投资状况
6.3.7 发展规划
6.4 拓日新能
6.4.1 企业简介
6.4.2 经营状况
6.4.2.1 财务状况分析
6.4.2.2 偿债能力分析
6.4.2.3 盈利能力分析
6.4.2.4 营运能力分析
6.4.2.5 成长能力分析
6.4.3 SWOT分析
6.4.4 发展模式
6.4.5 发展战略
6.4.6 投资状况
6.4.7 发展规划
6.5 金风科技
6.5.1 企业简介
6.5.2 经营状况
6.5.2.1 财务状况分析
6.5.2.2 偿债能力分析
6.5.2.3 盈利能力分析
6.5.2.4 营运能力分析
6.5.2.5 成长能力分析
6.5.3 SWOT分析
6.5.4 发展模式
6.5.5 发展战略
6.5.6 投资状况
6.5.7 发展规划
第七章 国内主要产业园发展案例
7.1 天津北辰风电产业园
7.1.1 园区概况
7.1.2 产业定位
7.1.3 开发理念
7.1.4 布局规划
7.1.5 支持措施
7.2 江苏泰州新能源产业园
7.2.1 园区简介
7.2.2 产业基础
7.2.3 建设进展
7.2.4 优惠政策
7.3 无锡风电科技产业园
7.3.1 园区概况
7.3.2 公共服务平台
7.3.3 园区制造业基地
7.3.4 风机整机配套区
7.4 常州天合光伏产业园
7.4.1 园区概况
7.4.2 发展优势
7.4.3 发展规划
7.5 南京江宁区新能源产业园
7.5.1 发展优势
7.5.2 发展重点
7.5.3 主要目标
7.5.4 空间布局
7.5.5 保障措施
7.6 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6.1 园区概况
7.6.2 投资环境
7.6.3 产业配套
7.6.4 优势产业
7.6.5 引资政策
第八章 新能源行业投资分析
8.1 项目价值分析
8.1.1 政策扶持力度
8.1.2 技术成熟度
8.1.3 社会综合成本
8.1.4 进入门槛
8.1.5 潜在市场空间
8.2 投资机遇
8.2.1 中国调整宏观政策促进经济增长
8.2.2 中国宏观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8.2.3 我国积极推进能源产业结构调整
8.2.4 油价高企成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新契机
8.2.5 我国新能源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8.2.6 我国新能源产业步入对外投资机遇期
8.3 投资热点
8.3.1 新能源设备制造业投资热情高涨
8.3.2 中国海上风电迎来发展机遇
8.3.3 我国核电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8.3.4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场投资升温
8.3.5 国家加大农村沼气领域投资力度
8.4 投资概况
8.4.1 全球新能源总投资将大幅提高
8.4.2 中国新能源市场投资趋热
8.4.3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增长迅猛
8.4.4 发改委批准外资新能源低碳基金
8.4.5 国企能源巨头争相布局新能源领域
8.4.6 民间资本加大新能源投资力度
8.4.7 新能源成为风投和私募基金投资重点
8.4.8 未来中国新能源投资预测
8.5 投资风险
8.5.1 经济环境风险
8.5.2 政策环境风险
8.5.2.1 产业政策风险
8.5.2.2 货币政策风险
8.5.3 市场供需风险
8.5.3.1 供需变化风险
8.5.3.2 原材料价格风险
8.5.3.3 产品结构风险
8.5.3.4 产品价格风险
8.5.4 其他风险
8.5.4.1 技术风险
8.5.4.2 行业整合风险
8.5.4.3 人民币汇率风险
8.6 投资建议
8.6.1 区域投资政策建议
8.6.2 企业投资政策建议
8.6.2.1 重点支持类
8.6.2.2 适度支持类
8.6.2.3 维持类
8.6.2.4 限制退出类
8.6.3 细分行业投资政策建议
8.6.3.1 水电行业
8.6.3.2 核电行业
8.6.3.3 其他能源电力行业
第九章 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9.1 全球新能源市场发展展望
9.1.1 世界新能源领域未来发展趋势
9.1.2 国际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9.1.3 全球新能源市场规模有望超过半导体市场
9.2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
9.2.1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9.2.2 2020年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占能耗比重预测
9.2.3 未来新能源将成我国主力能源重要组成部分
9.3 中国新能源细分市场前景预测
9.3.1 未来我国太阳能的发展
9.3.2 中国生物质能未来发展预测
9.3.3 我国可燃冰发展潜力大
9.3.4 “十二五”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将掀高潮
9.3.5 “十二五”期间我国清洁煤技术发展展望
9.3.6 2013-2017年中国风力等新能源发电行业预测分析
9.3.7 2013-2017年中国核力发电行业预测分析
第十章 新能源行业政策法规分析
10.1 国外新能源政策解析
10.1.1 发展新能源和节能政策的重要性
10.1.2 世界各国新能源及节能政策解析
10.1.3 欧盟的新能源政策实施
10.1.4 世界新能源和节能政策特点浅析
10.1.5 全球可再生能源政策调整趋势
10.2 新能源政策动态及解读
10.2.1 风力发电产业政策
10.2.2 核电产业相关政策
10.2.3 太阳能产业相关扶持政策
10.2.4 多项政策促进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
10.2.5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引导新能源发展
10.2.6 2012年《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
10.3 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法规及解读
10.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10.3.2 《可再生能源法》的作用与影响
10.3.3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决定
10.3.4 可再生能源法修正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
10.3.5 2012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费标准提高
10.4 相关能源法规及政策
10.4.1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
10.4.2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0.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10.4.4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图表 几种主要能源的特点比较
图表 我国主要能源的分布情况
图表 中国新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增长情况
图表 中国新能源产业重点分布区域
图表 中国新能源产业主要集聚区
图表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状况
图表 2010年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及结构图
图表 2015年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结构
图表 北京市新能源产业基地(园区)布局
图表 “十二五”上海市新能源规划主要指标
图表 “十二五”上海市新能源产业投资估算
图表 “十二五”上海市新能源开发利用重点建设项目
图表 新能源产业升级的发展要素
图表 新能源产业建设的发展要素
图表 地球上的能流图
图表 中国的太阳能分布
图表 中国日照率和年平均日照小时数
图表 我国太阳能辐射带分布图
图表 黑龙江省光伏企业、项目规模及状况
图表 中国风能分布图
图表 中国风能分区及占全国面积的百分比
图表 中国陆地的风能及已建风场
图表 中国有效风功率密度分布图
图表 中国全年风速大于3m/s小时数分布图
图表 中国风力分布图
图表 中国风力发电新增装机及累计装机情况
图表 风力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分区域情况
图表 我国中小型风电机组历年产量统计
图表 我国中小型风电机组产量、产值及出口量统计
图表 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分型号产量所占比例情况
图表 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分型号容量所占比例情况
图表 2010年国内企业新增风电装机排名及产量
图表 2010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前6位制造企业市场份额
图表 2010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前6位制造企业市场份额
图表 2011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前20位的企业及市场份额
图表 2011年中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前20位的企业及市场份额
图表 我国风电整机与叶片企业配套情况
图表 我国风电整机与齿轮箱企业配套情况
图表 我国风电整机与发电机企业配套情况
图表 我国风电整机与电控系统企业配套情况
图表 生物质利用过程示意图
图表 几种生物质和化石燃料利用过程中CO2排放量的比较
图表 2010年我国燃料乙醇生产企业产能统计
图表 我国部分维素乙醇中试装置情况
图表 世界铀矿分布状况
图表 世界主要国家核电装机容量
图表 世界核电技术进化过程
图表 我国投运和在建核电项目情况
图表 2010年1-11月我国核力发电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图表 2011年1-12月我国核力发电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图表 2012年1-12月我国核力发电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图表 中国核电设备发展环境
图表 中国核电设备制造业SWOT分析
图表 地热源中放射性元素性能
图表 地球各壳层的放射性生成热
图表 世界地热发电量增长情况
图表 全球燃料电池应用系统的增长
图表 全球氢能燃料站的数量及发展趋势
图表 各种燃料电池的应用情况
图表 全球燃料电池生产数量的区域分布
图表 化石能源到氢能、电能的转化效率
图表 化石能源的WTW综合效率
图表 新能源汽车不同技术路线的特点比较
图表 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预测图
图表 2010年1-12月中国风电简明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0年1-12月中国风电简明分类收益表
图表 2011年1-12月中国风电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1年1-12月中国风电主营业务分类资料
图表 2012年1-12月中国风电简明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2年1-12月中国风电主营业务分类情况
图表 2010年龙源电力简明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0年龙源电力收入分部情况
图表 2010年龙源电力收入分业务情况
图表 2011年1-12月龙源电力合并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1年1-12月龙源电力主营业务分部资料
图表 2011年1-12月龙源电力收入分业务情况
图表 2012年1-12月龙源电力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2年1-12月龙源电力主营业务分部情况
图表 2012年1-12月龙源电力收入分业务情况
图表 2010年1-12月力诺太阳主要财务数据
图表 2010年1-12月力诺太阳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图表 2008年-2010年力诺太阳主要会计数据
图表 2008年-2010年力诺太阳主要财务指标
图表 2010年1-12月力诺太阳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
图表 2010年1-12月力诺太阳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图表 2011年1-12月力诺太阳主要财务数据
图表 2011年1-12月力诺太阳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图表 2009年-2011年力诺太阳主要会计数据
图表 2009年-2011年力诺太阳主要财务指标
图表 2011年1-12月力诺太阳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
图表 2011年1-12月力诺太阳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图表 2012年1-12月力诺太阳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
图表 2012年1-12月力诺太阳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图表 2010年1-12月天威保变主要财务数据
图表 2010年1-12月天威保变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图表 2008年-2010年天威保变主要会计数据
图表 2008年-2010年天威保变主要财务指标
图表 2010年1-12月天威保变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
图表 2010年1-12月天威保变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图表 2011年1-12月天威保变主要财务数据
图表 2011年1-12月天威保变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图表 2009年-2011年天威保变主要会计数据
图表 2009年-2011年天威保变主要财务指标
图表 2011年1-12月天威保变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
图表 2011年1-12月天威保变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图表 2012年1-12月天威保变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
图表 2012年1-12月天威保变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图表 2010年1-12月拓日新能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图表 2008年-2010年拓日新能主要会计数据
图表 2008年-2010年拓日新能主要财务指标
图表 2010年1-12月拓日新能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
图表 2010年1-12月拓日新能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图表 2011年1-12月拓日新能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图表 2009年-2011年拓日新能主要会计数据
图表 2009年-2011年拓日新能主要财务指标
图表 2011年1-12月拓日新能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
图表 2011年1-12月拓日新能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图表 2012年1-12月拓日新能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
图表 2012年1-12月拓日新能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图表 2012年上半年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图表 2012年上半年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成长能力指标分析
图表 2012年上半年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图表 2012年上半年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图表 2013-2017年中国风力等新能源发电行业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图表 2017-2017年中国风力等新能源发电行业累计利润总额预测
图表 2013-2017年中国核力发电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图表 2013-2017年中国核力发电行业利润总额预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